打开APP

Proc R Soc B:中科院研究揭示食草哺乳动物牙齿形态与气候和植被状况相关性

最近二十年,新生代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全面进入了定量化时代,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使得定量参数的需求强烈增加,寻找适合的气候量化指标已经成为各个学科最活跃的探索方向。哺乳动物,特别是食草哺乳动物,它们的食物全部来源于陆生植被,而植被又受到温度、降水等气候条件的严格控制,因此,食草哺乳动物的组成结构和地理分布也和温度、降水条件密切相关,是研究新生代气候的理想量化指标。

2012-11-18

全球气候变暖,冻土微生物成焦点

全球变暖使冻土微生物成为研究热点(不完全统计)(底图来源文献2) 在北半球,永久冻土带占据了22%的陆地面积,其中封存的的碳据估计有16720亿吨,而2012年全球碳排放量为356亿吨。人们普遍担心,气候变暖引发的冻土融化将会以CO2和CH4的形式释放其中的大量存碳,继而加剧全球变暖,这一正反馈循环可能会使气候变化一发不可收拾。 在这种情况下,冻土中微生物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2014-04-11

谈新药研发的市场大气候和企业微环境(二):现代制药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和开发特点

资本的大小和经营理念决定一个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然而制药工业又是一个特殊行业,资本运作除了商业盈利以外还牵扯到社会责任、道德伦理等其它因素。所以本文从商业回报对比治病救人、研发创新对比“削减成本”两个方面来探讨现代制药工业的经营模式。

2014-06-19

PNAS:气候变化对西尼罗河病毒的影响

一项研究发现,气候变对温度和降水量的变化的影响很可能对传播西尼罗河病毒(WNV)的蚊子产生广泛的影响,这提示控制这种病毒的公共卫生举措需要采取地方性的而非全球性的视角。Cory Morin 和Andrew C. Comrie使用一个气候驱动的蚊子种群模型模拟了美国南部一种已知能够传播西尼罗河病毒(WNV)的蚊子的丰富程度。

2013-09-10

气候变化或将导致伊比利山猫灭绝

科学家在《自然—气候变化》上撰文称,在今后50年内,野生伊比利山猫将因为预计的气候变化而数量急剧下降并可能灭绝。该研究认为,目前的野生保护手段只是在推迟生物灭绝而已,应该采用一个能在避免物种灭绝时将气候变化的影响考虑在内的措施项目。 伊比利山猫(Lynx pardinus)是一种生活在欧洲南部地区的动物,“多亏”人类对其主要食物来源——兔子的过度狩猎,伊比利山猫的数量急剧减少。

2013-08-30

PNAS:城市适应与或有助于抵消区域气候变暖

一项研究说,使用诸如绿色屋面、冷屋面和混合技术等适应策略可能不仅有助于抵消未来由于城市扩张所导致的气候变暖,还有助于抵消温室气体驱动的气温增加。

2014-02-11

PNAS:科学家揭示气候改变引发的全球疟疾分布情况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本世纪末疟疾将会在高低地区被越来越多地出现。

2014-02-12

Earth-Sci Rev:王永栋等白垩纪温室气候古大气CO2变化趋势研究中获进展

白垩纪是地质时期的典型温室气候时期,并发生了若干重大生物和地质事件。CO2是显生宙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白垩纪古大气CO2浓度变化的探究是国际地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和前沿科学问题之一。

2014-01-22

Nat Commun:风力发电场对气候的影响被夸大

认为风力发电场会对区域气候产生显著影响的观点可能因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而站不住脚。

2014-03-17

Cryosphere:气候变暖导致北美西北端湖冰迅速衰退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受气候变暖影响,北美西北端地区的湖冰正以惊人的速度衰退。

201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