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发现奇果味觉欺骗的分子机制
一项研究揭示出了奇果的“颠倒味道”的可能机制。当在舌头上放几分钟之后,来自西非的绰号是“奇果”的红色莓果的无味道的奇果蛋白能够让柠檬等酸味食物变成枫糖浆那样甜。这种效应会在1小时之内逐渐消失,这在一些科研人员以及有趣的是一些酒吧调酒员中广为人知,调酒员在所谓的“味觉颠倒聚会”上提供这种水果。
2012-11-18
PNAS:味觉受体功能的丧失或存在于食肉动物中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NAS在线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Major taste loss in carnivorous mammals,”,研究报告中作者表示,味觉受体功能的丧失可能普遍存在于食肉动物中间。 Peihua Jiang及其同事在8种只吃肉或只吃鱼的食肉动物身上发现了功能失调的甜味受体基因。
2012-11-18
Chem Percept &Chem Senses:基因调控味觉受体感知甜味剂
2013年8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根据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食品科学家证实:遗传学可能在管理人们味觉受体如何发送信号,从而导致广泛的口味喜好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不同的、遗传影响的味觉反应可能意味着食品和饮料公司将需要开发一系列的人工甜味剂,以适应不同消费者的口味。 助理教授John Hayes称:遗传差异导致人们应对食品口味有差异。
201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