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人造染色体可修复人类细胞基因缺陷
近日,一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称,通过研制人造人类染色体(HAC)修复人类细胞基因缺陷的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与基因治疗中采用的病毒载体相比,HAC可以避免其无法控制基因拷贝数目,以及基因突变和基因沉默等缺点。
J Thoracic Oncol:ALK基因重组肿瘤存在额外基因突变
2013年4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研究证实约50%的肺腺癌病例存在KRAS突变,EGFR基因突变,或ALK易位,5%左右肺腺癌病例已被证明有BRAF,PIK3CA,HER2,MET, MEK1,NRAS和AKT突变。 在绝大多数病例中,这些突变是互相排斥的。
JCI: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在中国人群的突变基因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Profiles of 44 Patients with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SCID): Report from Shanghai, China (2004–2011)”的文章...
Int J Biochem Cell B:miRNA参与叶酸缺陷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
近期,北京大学研究者揭示了miRNA在调节细胞周期中的起到的重要作用,相关研究发表在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 Cell Biology杂志上。 怀孕期间,母体中叶酸的摄取不全会干扰胚胎的正常的发育及发育缺陷。北京大学研究者证实了这种叶酸缺乏导致的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缺陷是由miRNA特异性调控而导致。
科学家开发新技术 通过增删基因完善缺陷基因组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了一项新技术,可通过增加和删除基因的方式精确地改变活细胞的基因组。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技术可以提供一个简单易行的、廉价的方式来设计动物模型研究人类疾病、开发新的疗法,操控生物体生产生物燃料,以及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Science:ISG15缺陷增加人体分枝杆菌感染风险
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是一种干扰素(IFN)-α/β-可诱导的,细胞内泛素样蛋白。以往研究发现,小鼠体内的各种蛋白质的ISG15化(ISGylation)促进抗病毒免疫。 本研究发现,某些具有ISG15遗传性缺陷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但不伴有病毒感染的患者。缺乏细胞内ISG15,没有蛋白的ISGy化修饰与细胞对病毒的易感性无关。这与这些患者没有罹患病毒性疾病是相一致的。
PNAS:恢复缺陷蛋白功能可有效治疗囊性纤维化病人
近日,来自美国爱荷华州大学Carver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了可以恢复一种缺陷蛋白功能的遗传过程,这种缺陷蛋白是引发病人囊性纤维化的主要原因。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期的国际杂志PNAS上。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由基因突变(产生缺陷蛋白)引发所致并且遗传的疾病,在正常机体中,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蛋白(CFTR)扮演着离子转运通道的功能,而且对于细胞盐分和水平衡都至关重要。
NEJM:研究人员发现导致亚洲人群免疫缺陷的可能原因
2012年8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于泰国和台湾医院进行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参与研究的感染人员都会自身产生干扰素-γ(IFN-γ)的抗体,干扰素-γ是一种清除有害感染的重要细胞信号分子。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8月23日的国际权威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 非结核分枝杆菌是导致肺结核细菌的近亲,其能导致严重的肺部疾病。
重大新药创制项目——重组人凋亡素2配体Ⅲ期临床试验揭盲
近期,由上海歌佰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历时11年自主研发的肿瘤治疗用生物制品Ⅰ类新药、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重组人凋亡素2配体”顺利完成Ⅲ期临床试验,于南京正式揭盲。依据盲底,权威医学统计学专家、南京医科大学陈锋教授现场计算并公布了初步统计结果:共入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453例,使用“重组人凋亡素2配体”的试验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218天...
Cell:鉴定出全基因表达分析标准方法存在重大缺陷
2012年10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怀海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报道,在当前许多各种不同的生物学研究中,用于产生和理解全局基因表达分析数据的常见假设能够导致关于基因活性和细胞行为方面严重缺陷性的结论。相关研究结果刊登在Cell期刊上。 怀海德研究所研究员Richard Young说,“表达分析是当代生物学最经常用到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