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后一作Science论文带来惊人发现:T细胞的命运取决于它们“吃”的是什么
这项研究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激进概念——营养决定了T细胞命运,我们看到细胞的营养偏好对细胞身份和功能的明显影响。
大脑如何告诉你“再吃一口”?Curr Biol:从果蝇到人类,揭秘血清素如何调控进食行为
本文研究结果阐明了一种神经调节的感觉运动系统,其中正在进行的运动活性在完成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动作后通过血清素得到加强,这可能代表了一种古老的运动学习形式。
爱用塑料饭盒吃外卖?小心!Environ Int:3D小鼠肝脏类器官研究发现其中EDCs代谢物或干扰内分泌
本研究构建了3D小鼠肝脏类器官平台评估内分泌干扰物代谢物,其模拟肝脏代谢能力强、代谢效率高,部分内分泌干扰物经代谢呈现雌激素受体激动剂阳性,且该过程未显著影响类器官形态。
吃“铜”也有讲究!Sci Rep新研究揭示饮食铜与周围神经病变的U型关系,铜摄入不足或过量均有问题
本研究发现铜摄入与周围神经病变之间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铜摄入不足或过量均可能增加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
江南大学发现,这种氨基酸吃太多,损害肠道和肝脏,而限制摄入,寿命延长35%
研究显示,在果蝇成年早期限制蛋氨酸,可以延长寿命,无论总氨基酸水平是否降低,将蛋氨酸降低至对照组的10%,只需限制4周,雌性果蝇平均寿命延长了34.5%。相比之下,晚年蛋氨酸限制却没有延长寿命。
《自然》子刊:怎么吃才能防肠癌?英国牛津大学团队从54万人、近百种食物和营养素中找到了答案
本研究验证了酒精和红肉摄入与结直肠癌风险增加的关联,同时强调了钙和乳制品在结直肠癌预防中的潜在保护作用,为制定饮食干预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哈佛大学最新:经常吃猪牛羊肉,更容易患痴呆症,并加速认知衰老
多项研究表明,红肉摄入,尤其是加工红肉,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而这项又与大脑健康息息相关,目前,尚不清楚红肉摄入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联。
研究发现,鱼这么吃,或延长寿命,大幅降低全因死亡、癌症死亡风险
对全因死亡分析发现,与不吃小鱼的人相比,每月摄入1-3次小鱼的女性全因死亡风险降低32%,每周摄入1-2次小鱼的女性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8%,每周摄入超过3次小鱼的女性全因死亡风险降低31%。
研究表明:主食吃米饭者有更低的全身肥胖率和中心肥胖风险!用米饭替代小麦制品可显著降低肥胖风险
本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在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偏好食用面条、馒头等小麦制品的人群,“米饭党”不仅表现出更低的全身性肥胖率,而且在中心性肥胖的风险上也具有明显优势。
GUT:德国科学家发现让巨噬细胞对胰腺癌“大吃特吃”的开关!
马尔堡大学研究团队瞄准的DYRK1B,其全称是“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B”,既往研究报告在胰腺癌中的检出率可达10-40%,且DYRK1B可能会帮助癌细胞脱离细胞周期、进入静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