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性新冠疫苗配方对变异毒株有效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日前在美国《传染病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说,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具有耐热性的新冠疫苗配方,并且可有效对抗新冠变异毒株。来自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和印度科学研究所等的研究人员,联合设计出一种耐热的三聚体化新冠病毒受体结合域衍生物。动物实验显示,这种新疫苗配方在实验鼠体内引发了强烈的免疫反应,可保护它们免受新冠病毒感染,且该配方诱导的抗体还能
JAHA:长期血压变异性或可增加痴呆风险,尤其是男性
2021年7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近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据估计,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超过青少年。痴呆症作为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治愈。
“德尔塔”变异毒株感染病例占美国新增确诊病例的83%以上
美国疾控中心主任瓦伦斯基22日表示,美国7天平均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与此前一周相比上升了53%。“德尔塔”变异毒株感染病例占全美新增确诊病例的83%以上。她警告称,由于新冠肺炎病例继续上升,美国一些医院已经达到了极限。美国疾控中心主任 瓦伦斯基:“德尔塔”变异毒株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传播,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在美国传播的病毒相比,目前(“德尔塔”变异毒株)已占
JAHA:血压变异性或与机体痴呆症风险增加直接相关 对男性影响尤为严重!
2021年7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中年的血压变异性(BPV,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会增加晚年患痴呆症的风险,但研究人员并不清楚BPV对已经老年却未患重大认知缺陷的成年人的认知力的影响。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上题为“Long‐T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mRNA疫苗可增强对SARS-CoV-2变异株的免疫应答
在最近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Stamatos等人表明,接种含有SARS-CoV-2病毒祖先形式的mRNA疫苗可以增强由该形式感染引起的交叉变异中和抗体,并在较小程度上诱导这种交叉变异抗体。图片来源:https://doi.org/10.1038/s41392-021-00681-6当前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新出现的SARS-CoV-2
钟南山谈变异毒株:建立免疫屏障迫在眉睫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2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疫情是我国首次应对最早在印度发现的新冠变异德尔塔毒株带来的社区传播,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其他地区也需要提前做好防范。从这次疫情看,德尔塔毒株具有传染性强等特点,建立免疫屏障迫在眉睫。广州抗击疫情已取得阶段性成绩钟南山表示,从6月19日开始到6月24日,广州已连续6天无新增境内感染者,本轮疫情广州全市
新研究发现导致神经发育障碍的遗传变异
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美国费城儿童医院(CHOP)应用基因组学中心领导的研究团队揭示了负责包裹和浓缩遗传物质的基因变异如何成为某些神经发育障碍的新原因。许多被归类为智力障碍的神经发育障碍与某些基因变异有关。尽管如此,大多数患者的潜在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尤其是一些神经发育障碍与负责染色质重塑或染
216天超30次变异!当新冠病毒“撞上”艾滋病毒,令人担忧的事情来了…
近日,一篇病例报告显示,南非研究人员发现一36岁艾滋病晚期患者身上有潜在新冠病毒突变。该女子2006年被诊断出感染艾滋病毒,2020年9月感染新冠病毒。216天内该女子体内的新冠病毒出现30多种突变,有在南非发现的突变毒株,还有在英国和巴西发现的类似突变毒株。该病例报告于上周以预印本的形式发表在医学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报告尚未经过同
Cell:中国科研人员揭示水稻基因组中的“隐藏”变异
我国科研人员采用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揭示了水稻基因组中的“隐藏”变异。这一研究成果《基于33个水稻遗传多样性材料的泛基因组分析揭示“隐藏”的基因组变异》,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据介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李仕贵、钦鹏团队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梁承志团队选取了具有高度代表性的33个水稻材料,采用最新的第三代基
科研人员开发出同时分析全基因组DNA甲基化与遗传变异的方法
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中生团队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合作,在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上,发表了题为A new approach to decode DNA methylome and genomic variants simultaneously from double strand bis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