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发现玉米籽粒发育与灌浆协同调控中心因子

近期,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巫永睿课题组在Plant 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B3 Domain-Contain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ZmABI19 Coordinates Expression of Key Factors Required for Maize Seed Development and

2020-11-26

研究人员发表木质素与碳一原料协同利用研究综述文章

 木质素是一种存在于植物体中的芳香族高聚物,由于结构较为复杂,其降解和利用较为困难。有毒碳一副产物的产生是限制木质素高效利用的另一重要因素,然而,目前聚焦此问题的研究较少。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郑平带领的系统与合成生物技术研究团队,在Trends in Biotechnology上发表木质素与碳一原料协同利用的综述文章,提出整

2020-11-13

研究发现亚铁与多硫协同诱发细菌铁死亡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纳米酶工程实验室高利增课题组等以Nano-decocted ferrous polysulfide coordinates ferroptosis-like death in bacteria for anti-infection therapy为题在Nano Today上发表研究论文称,他们发现

2020-11-05

Ang Chem Int Ed:科学家开发出新型协同抗癌联合疗法 或有望靶向治疗多种类型的癌症

2020年10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为了消灭癌细胞,科学家们越来越多地转向开始使用组合性的疗法;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马普高分子所和中国大连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将化学疗法与光动力疗法结合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抗癌联合疗法,研究者表示,所有制剂都

2020-10-21

研究研究揭示榕树气生根发育、性别决定和榕-蜂协同多样化的分子机制

 榕属植物是热带雨林的关键类群,具有极高的物种多样性、生活型多样性。榕属植物和与传粉榕小蜂有的高度专性共生关系,在探讨物种形成、动植物协同进化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榕树和榕小蜂高质量参考基因组信息的缺乏,严重制约了以上榕树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10月8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陈进课题组与福建农林大学明瑞光课题组等国内外研究团队合作,

2020-10-10

研究揭示非模式哺乳动物与其寄生蛔虫协同演化的基因组学机制

协同演化(Coevolution)指两个或多个物种通过自然选择的过程相互影响彼此的演化,按种间关系可分为互利的协同演化和拮抗的协同演化。宿主和寄生虫的协同演化就是典型的拮抗协同演化。已有的关于协同演化遗传机制的研究较多集中于候选基因水平,缺乏基因组水平的研究。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一些和人类及家养动物健康相关的寄生虫基因组被解析。然而,目前多数研究着眼于

2020-10-01

PNAS:肌肉细胞与脂肪细胞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为什么进行运动训练会使我们更健康?众所周知,运动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我们的新陈代谢,进而提高运动表现。但是,尚未完全了解这种适应的生物学机制。

2020-09-15

协同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生存!

2020年7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 /——肯塔基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确认了精胺合酶(spermine synthase,SMS)的一种新功能,它可以促进结直肠癌的生长。SMS是一种从亚精胺中产生精胺的酶,它已被证明对细胞生长很重要。然而,亚精胺的过度积累会对细胞活力产生有害的影响。科学家们对于肿瘤细胞如何维持相对高水平但低于毒性阈值以促进肿瘤生长的

2020-07-19

研究揭示脱落酸与茉莉酸协同调控水稻种子萌发的新机制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种子发育课题组在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题为“Abscisic acid promotes jasmonic acid biosynthesis via a 'SAPK10-bZIP72-AOC' pathway to synergistically inhibit seed germination in ri

2020-07-12

研究揭示SOX2/DDX5与R-loop协同调控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新机制

基因表达调控是决定细胞命运的重要因素,通过改变基因的表达模式即可实现对细胞命运的精准调控。比如运用Yamanaka四个转录因子(Oct4, Sox2, Klf4, c-Myc)在体外就可将体细胞成功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6月10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姚红杰课题组联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前文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

20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