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p:华人学者发现治疗髓系白血病的潜在新药
2018年1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点:NF-kB诱导激酶(NIK)的稳定表达能够抑制MLL-AF9诱导的急性髓系白血病NIK通过NF-kB非经典途径诱导对白血病的抑制作用NF-kB非经典途径能够上调Dnmt3a下调Mef2cNF-kB非经典和经典途径对AML干细胞有相反作用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中存在经典NF-kB信号途径的持续激活,这对于维持白血病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有重要作用
Cancer Res:华人学者发现影响T细胞恶变的重要分子
2018年1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肿瘤抑制基因p53常被当做“基因组的守卫”,p53也是人类癌症中最常发生突变的基因,p53的缺失对于肿瘤发育来说至关重要。大多数肿瘤抑制基因会因基因片段缺失或截断而失去功能,而p53则常在DNA结合结构域发生错意突变,这些突变会导致p53蛋白无法诱导其抑癌靶基因的表达。功能获得性p53突变能够促进癌症转移诱导治疗抵抗的产生,但是这一系列作用的分子
Hepatology:华人学者发现控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分子
2018年1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腺苷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可与细胞表面的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发挥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腺苷受体有多重亚型,其中腺苷2A受体(A2AR)广泛分布于神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及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中发挥保护作用,避免发生内毒素以及缺血导致的组织损伤。但是A2AR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的作用还不清楚。在
Nature:华人学者联手带来治疗耳聋的基因疗法
当32岁的贝多芬感受到听力衰退时,他在给兄弟的信中绝望地写下“正如秋叶凋零,我的生命也变得贫瘠”的字句。我们仍不知道贝多芬失聪的原因,但我们可以确认一点——耳聋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人生。▲哈佛大学医学院Zheng-Yi Chen教授与哈佛大学David R. Liu教授是本研究的共同负责人(图片来源:哈佛大学)今日,哈佛大学医学院Zheng-Yi Chen教授与哈佛大学David R. Liu教授等
《自然》年度十大人物揭晓,两名华人学者入选
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众人翘首以盼的2017十大人物名单正式揭晓,以表彰过去一年里对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十人。我们很高兴地看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潘建伟教授与Broad研究所的David Liu教授两名华人学者入选榜单。潘建伟教授在《自然》杂志的榜单中被誉为“量子之父”。今年7月,他的团队将地球上一个光子的量子态传送到了1400千米高空轨道卫星上的一个光子上,创造了一项纪录。9月,其
同日4篇Nature 华人学者又有了哪些新发现
在今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自然》上,有四篇论文来自华人学者们的研究。这些研究涉及了哪些新知呢?我们在今日一道来看下吧。1、Wei Lü博士课题组Cryo-EM structures of the TMEM16A calcium-activated chloride channel钙离子激活、非选择性的离子通道能感知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从而产生钠离子和/或钾离子流,使细胞去极化,调控钙离子的
吴一龙:世界“肺癌克星”中的首张华人面孔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的数据,全球每年死于肺癌的患者人数多达170万例,且依然处于趋势上升阶段。 2015年9月6日,在美国举行的第16届世界肺癌大会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一龙教授被授予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杰出科学奖,这是这一奖项40年来首次颁给华人科学家。这不仅仅是给吴一龙教授的
华人科学家打开了肠道微生物与长寿之间的大门 | 科学大发现
一篇从基因层面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和衰老的研究发表在了《细胞》杂志上!王萌教授来自贝勒医学院的华人科学家王萌教授带领团队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型,对其体内将近4000种存在不同突变的大肠杆菌进行了筛选,找到了几十个能够延长寿命、延缓肿瘤发展和β-淀粉样蛋白积聚的基因!而且还发现了一个可以“续命”的化合物——荚膜异多糖酸(colanic acid,CA)[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肠道微生物的变化与
Science:华人学者将CRISPR改造成“录音笔” 记录特定细胞生理信号
说到CRISPR,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手段。没错,这一技术是CRISPR系统在当下最为火热的应用,也是基因疗法领域最富潜力的工具之一。但你要以为CRISPR只能用于基因编辑,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今日,顶尖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的一篇文章让我们重新审视CRISPR这套系统的应用潜力。来自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华人学者
《细胞》子刊:华人科学家首次发现「神药」二甲双胍通过调节肠道乳酸菌,控制人体血糖水平 | 科学大发现
在一系列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的文章下面,常常有读者这样回复:“我以为我是人类,其实不过是一大堆细菌的合体。”这样的论调虽然稍显偏激,但却想起了当年免疫学老师的一句神预言:有什么搞不懂的东西,扔给免疫就好。看来,在肠道微生物上这句话也是适用的。我命由我?抱歉,这些小家伙们不同意至少二甲双胍这种降糖药“领袖”,和肠道微生物缘分很深,华人科学家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在10月19日的《细胞-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