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新桥医院团队首次发现,幽门螺杆菌能将促癌“写入”宿主细胞基因组

这项研究揭示了幽门螺杆菌促胃癌的新机制。这一发现不仅表明FTO抑制剂是治疗胃癌的潜在药物,还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给CagA诱导胃癌发展的“hit-and-run”假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证据。

2025-02-24

瑞金医院普外科/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于颖彦教授发表类器官活库的标准化建设与挑战综述

标准化类器官培养技术与临床大数据或基因组大数据相结合,有助于新药研发及药物敏感性精准预测。

2025-01-22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团队发现,肾脏是大脑α-Syn病理的外周来源

研究确定了肾脏是中枢神经系统α-Syn病理的外周来源,并发现了肾脏的α-Syn清除受损可能参与了α-Syn病理的发展。

2025-01-26

《科学》子刊:仁济医院团队发现新的肿瘤“防火墙”,抑制该靶点可协助免疫治疗!

该研究揭示了SDC1在肿瘤免疫逃逸和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关键作用。

2024-09-17

STTT: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团队首次发现,GM-CSF或能逆转钙结合蛋白S100A1介导的免疫抑制!

肿瘤内源性的钙结合蛋白S100A1是导致免疫微环境“变冷”的重要调控因子,可作为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标志物。

2025-03-23

登上医学顶刊,联影智能联合华西医院,创建适合中国人群的肺结节风险分级及精准管理策略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大规模数据集的基于风险的中国肺结节报告和数据系统(C-Lung-RADS),用于估计肺结节的恶性风险。

2024-09-20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丁悦教授获首届JOT骨科创新与临床转化成果奖

QCT技术作为骨密度检测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2024-09-18

《癌症通讯》:江苏省人民医院团队破解胃癌淋巴转移之谜!

杨力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揭示了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机制,证明胃癌细胞表达的脂蛋白脂酶会促进胃癌细胞对膳食脂质的吸收,进而促进胃癌的淋巴结转移。

2024-07-19

医院病房也讲究风水?!PLoS ONE:对医院病房进行循证设计或改变其风水能对患者带来治疗益处

相比观看标准病房的参与者而言,那些观看循证设计病房的参与者报告其机体焦虑程度更低,且自身控制感更强,能感到社会支持、会分散消极思想的注意力,而且感觉房间更舒适。

2024-06-08

《自然·代谢》:复旦中山医院/西北工业大学团队揭示,老牌降糖药阿卡波糖能借助肠道微生物,增援免疫治疗!

研究显示婴儿双歧杆菌(B. infantis)是参与影响阿卡波糖增敏免疫治疗的关键微生物。

202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