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放假也天天躺!跑步10分钟,提高大脑性能,让人更快乐

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运动能让身体的细胞活动起来,可以让人拥有好气色并且更加健康,运动和健康是正相关的关系。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运动具有诸多益处,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改善情绪,甚至能改善多种癌症治疗效果。近日,日本筑波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Scientific Reports "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 Benefit of human moder

2022-01-03

Science:膳食纤维+益生菌,对了有助抗癌,吃错了则可能“致癌”

  在全球范围内,黑色素瘤是第五大常见癌症。作为最具侵袭性的癌症之一,黑色素瘤通过转移或扩散到其他器官(如肝脏、肺和大脑)而致死。然而,幸运的是免疫检查点阻断的治疗技术(ICB)彻底改变了黑色素瘤和癌症的治疗方法。肠道微生物组群对免疫治疗反应的影响已经在许多临床前模型以及涉及人类队列的研究中得到证实。人类肠道微生物组群是一个复杂的群落,由

2021-12-29

抗抑郁药能长期吗?一篇新研究对此表示担忧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全球超过3.5亿人受该疾病困扰,而且这一群体还在快速增长中。世卫预测,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第一位的疾病。近日,发表在Lancet 《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抑郁症发病率正大幅上升,女性是男性的两倍。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抑郁症终生患病率为6.8%。《中国国民

2021-12-28

经常喝瓶装水、外卖?南京大学团队首次发现这种习惯可能会加剧肠炎

  微塑料被定义为长度小于5毫米(注意:5毫米是最大值,最小肉眼不可见)的微小塑料碎片。微塑料这一概念早在2004年由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Richard Thompson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时提出。随后,由于其在环境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对生物产生的各种确定以及不确定的危害,得到了全球各界的广泛关注。自那以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本应无

2021-12-24

为啥有人怎么都不胖?来自耶鲁的科学家找到了答案:原因可能藏在大脑里!

  来自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 Tamas L. Horvath 团队,在 Science Advances 上发表了题为 Astrocytic lipid metabolism determines susceptibility to diet-induced obesity 的研究性论文,发现下丘脑星形胶质细胞脂质代谢决定饮食诱导肥胖的

2021-12-22

Science Advances:夜宵会明显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众所周知,昼夜节律是一种内源性的计时系统(生物钟),大约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人体内几乎每个细胞都有自己的生物钟,控制机体一系列生物过程,包括激素分泌、代谢循环和对病原体的免疫保护,也诱导了我们充满节律的自然行为,如睡眠/觉醒周期和吃饭。因此可以说,昼夜节律控制着我们的健康。尽管如此,仍有许多人在“逆其道而行之”,其中一些人是为了工作(如夜班)不得已而为之。

2021-12-05

太咸,不仅诱发高血压,还可能会导致脑缺氧...

 近十多年来,各国的膳食指南和大量研究一再强调要避免饮食中摄入过多的盐。人们普遍关注盐摄入量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它与血压的关系。最早在上世纪中期的观察性研究发现,摄入更多盐的人动脉压更高。随后的干预性试验也表明,高盐摄入量会使血压升高。但有许多人摄入了大量盐分也没有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只有50%到60%的高血压被认为是与过量摄入盐直接相关。那么,除了诱

2021-12-02

你还能记起五天前的中午的是什么吗?如果记错,那么恭喜你!

今天是周日,你还能记得这周一中午你吃的是什么吗?如果是单位食堂或者是叫的外卖,你还能准确说出每一道菜吗?对于吃食堂的人来说,难度可能更大,因为你很可能会把一盘五花八门的菜,如地三鲜错记成了醋溜土豆丝,干煸菜花错记成了干煸扁豆,或者干脆把饺子记成了面。当然,可能有人真的什么都记不起来了,那应该是明显的记忆衰退。对于错把A菜记成B菜的情况,则属于另一种问题。这是

2021-12-05

早餐巧克力,不仅不长胖,反而有助于减肥

  巧克力,由于含糖量和脂肪量高,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甜食,在人们看来,巧克力一定是增肥的食品。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饮食健康,对巧克力、糖等高热量甜食敬而远之。然而,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食用巧克力的时间不同,不仅不长胖,可能还有助于脂肪燃烧。近日,美国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在" FASEB Journal "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

2021-11-23

担心,Science揭示受损肌肉自我修复的秘密

  当我们进行高强度的“撸铁”训练后,往往会出现肌肉酸痛,而休息两天后又变得生龙活虎,这是因为肌肉干细胞可以与受损肌细胞融合或者生产新的肌纤维。近期,来自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的William Roman等人发现了一种肌细胞自我修复的全新机制,它不依靠肌肉干细胞,而是肌纤维通过细胞核的迁移,实现损伤后的再生。相关研究于2021年10月15日

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