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发现将铅金属转化为磷氯铅矿的真菌
当与真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一起培育时,铅弹头上形成磷氯铅矿和其他铅金属矿。图片来自Geoffrey Michael Gadd。 根据2012年1月12日在线发表在Cell子刊Current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某种真菌物种能够将铅金属转化为磷氯铅矿(pyromorphite)。
:两种嗜热型真菌基因组被破解
使用生物燃料替代石油和煤炭等化石燃料的想法,看上去很美,但落实起来困难很多。其中重要挑战之一是,至今没有找到经济的生物燃料制造方法。 从植物中提取生物燃料是当前的热门领域。一些国家已经把生物燃料的产量写入国策,比如美国政府决定,在2022年前美国生物燃料的年产量要达到360亿加仑(约1.36亿立方米)。 转化纤维素,需要生物催化剂——酶来帮忙,酶的来源是真菌。
Nature:研究称真菌对食物供应威胁大 或致全球饥荒
显微镜下一些真菌孢子的照片。 有科学家11日发布报告称,受人类贸易活动、旅行和气候变化影响,真菌对人类食物供应和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增大。报告说,一些真菌或类真菌生物近年来导致数量空前的动植物死亡、甚至灭绝,而这些都尚未引起普罗大众的警觉。
Ann Bot:中澳合作研究发现丛枝菌根真菌调控寄生植物生长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科研人员合作,首次证实了丛枝菌根真菌对根寄生植物养分吸收器官的发生有直接显著的影响。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植物学纪事》上。 寄生植物和丛枝菌根(AM)真菌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两者均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关于这两类生物有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多数情况下仅关注两者之一。
PNAS:解谜真菌如何合成托酚酮
在1942年,从真菌中首次分离出一种称为密挤青霉酸(stipitatic acid)的"不明"芳香化合物,直到1945年才弄清楚其结构,它的结构太绝无仅有了,以致引起了有机化学理解的一场革命。 密挤青霉酸非常罕见,因为它显示出与六元环苯类化合物类似的芳香族特性,却是一个称为托酚酮的七元碳环。为了解托酚酮而发展的新理论模型,现在巩固了我们对有机化学中结构和键的了解。
Cell:改变肠道菌群和肠道间的共生关系或可延长机体寿命
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巴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果蝇进行实验,改变其肠道中的细菌和吸收细胞之间的共生关系来促进果蝇的机体健康并且可以有效改善其寿命。
Infect & Immun:细菌-真菌联合作用或促使儿童患早发性儿童龋齿病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Infection and Immunit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引发龋齿的原因:一种细菌和真菌互相“合作”引发了早发性儿童龋。
mBio:乳腺癌药物或可治疗致死性的真菌感染
刊登在国际杂志mBio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一种用于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他莫昔芬,其也可以有效杀灭引发免疫损伤个体致死性大脑感染的真菌,这项研究或为开发治疗HIV或者结核病患者的新型疗法提供帮助。
Science:研究揭示共生肠道微生物如何调节宿主免疫反应
根据西奈山Icahn School of Medicine一组研究人员最新完成的一项新研究证实:GM-CSF蛋白在维持肠道免疫耐受起到重要作用,蛋白缺陷会增加炎症性肠病(IBD)易感性。IBD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特点是慢性肠道炎症,是对细菌和食物抗原的免疫反应异常失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