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ome Research:基因组所多功能转录因子CTCF国际合作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由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重大疾病基因组与个体化医疗实验室,“百人计划”方向东研究员项目组助理研究员渠鸿竹博士等合作开展的多功能转录因子CTCF(CCCTC结合因子-binding factor, CTCF)在染色质DNA上的结合与DNA甲基化之间相互关系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学术论文在最新一期的Genome Research杂志发表...
Science:中科院基因组所人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国际合作研究获重大进展
日前,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重大疾病基因组与个体化医疗实验室,“百人计划”方向东研究员项目组助理研究员渠鸿竹博士等开展的国际合作研究“人类疾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获得重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Systematic Localization of Common Disease-Associated Variation in Regulatory DNA于2012年9月在Science杂志发表。
Science:首次实现高覆盖度单个精子全基因组测序
2012年12月21日,《科学》发表了北大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李瑞强课题组与哈佛大学谢晓亮课题组合作的的研究论文“Probing Meiotic Recombination and Aneuploidy of Single Sperm Cells by Whole Genome Sequencing”。
Nature:人类转录组的深度分析
这项研究通过对来自“1000 Genomes Project”的462个人的类淋巴母细胞系的信使RNA和微RNA进行测序和深度分析来确定人类基因组中的调控变化。分析显示了影响绝大部分基因的调控的普遍存在的基因变化,其中转录结构和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样普遍,但从遗传上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的。
Genome Med:深度外显子组测序揭示引发腓骨肌萎缩征的基因突变
2013年6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Genome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贝勒医学院的研究者表示,当我们提及基因组测序的时候,重点关注部分而不是整体或许对于结果测定更为有效。
高通量测序及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应用亮点研究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在其研究中不断开始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全基因组深度测序技术,这些测序技术的应用更加加速了研究者的课题研究的深度以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世界首个蒙古族人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完成
12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的“世界首例蒙古族人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完成成果发布会”,我国科学家绘制完成了全世界首个蒙古族人全基因组序列图谱。 据项目总负责人、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周欢敏介绍,这一研究成果是我国科学家首次独立完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蒙古族人全基因组序列图谱,标志着我国的人类学、民族学、人类遗传学及医学健康研究进入了基因组水平。
基因组编辑工具新星---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ALEN)
TALE第171位Ser删除后的三维构象模型也显现出非常类似的球状结构,图片篇来自Biochemical Journal, 2004, 382: 725-731. 2011年6月,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卡尔斯巴德市的生命科技公司(Life Technologies)获得美国伊利诺斯州埃文斯顿市双刀片基金会(Two Blades Foundation)和德国哈雷市马丁-路德大学一组植物学家的独占性许
游隼和猎隼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完成
2011年12月16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艾恩市举行的第二届国际猎鹰节上,来自英国、中国和阿拉伯的研究人员联合宣布游隼和猎隼的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完成。该研究成果对游隼和猎隼的起源、进化及其它生物学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挽救和保护游隼和猎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MC Plant Biology》:安诺优达携手海南大学,探究椰果发育转录组
近期,安诺优达携手海南大学,在椰果转录组研究方向取得重大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BMC Plant Biology》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