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cology:丁建清等植物入侵性与地上地下资源分配机制研究获进展

生物地上地下互作问题是近年来很多生态学家关注的热点。植食者地上地下互作对于植物种群和群落结构组成具有重要影响。很多外来植物的成功入侵归因于逃逸了与其协同进化的天敌昆虫(天敌假说)以及可能的资源再分配(进化增强竞争力假说)。然而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入侵植物与地上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忽略了地下昆虫以及地上昆虫和地下昆虫之间相互作用对入侵植物的影响。

2012-11-18

Nature:一种用于测序非模式物种的新方法

被子植物(即开花植物)是主要的作物植物,并且在碳汇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4-02-07

Nature:热带雨林如何维持高物种丰富度?

群落多样性受到真菌病原体和地面上的食草昆虫等天敌的促进,这些天敌使得任何“寄种”个体都不能变的太普遍。

2014-02-07

Plant Cell:植物种子和器官大小调控机理

植物种子和器官大小是重要的产量性状,大小调控也是一个基本的发育生物学问题。

2014-03-15

Peer J:扁虫“入侵”或威胁法国蜗牛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日前发表公报称,在法国北部城市卡昂发现了世界最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新几内亚扁虫,这种扁虫嗜食蜗牛,作为美食的法国蜗牛可能面临威胁。

2014-03-13

Nature:Argonaute 在细菌中起防止DNA入侵的作用

原核生物的Ago (来自细菌Thermus thermophilus) 保护细胞不受DNA而不是RNA入侵。

2014-04-11

PNAS:美发现不同的植物种类有相同的DNA编码

近日,密苏里大学发现,在多种植物基因组完全不同的区域中发现相同的DNA序列。Dmitry Korkin是计算机系的助理教授,也是该论文的主要作者。“之前没有人能够完成这样一规模的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PNAS杂志上。 当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宣布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倡议”后,对大量数据进行官方分析成为国家的重中之重。

2012-11-18

PNAS:白鼻综合征背后的真菌可能是来自欧洲的入侵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NAS在线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Inoculation of bats with European Geomyces destructans supports the novel pathogen hypothesis for the origin of white-nose syndrome,”,文章中,研究者表示,白鼻综合征背后的真菌可能是来自欧洲的入侵者。

2012-11-18

Cell:趋异进化揭示了不同物种间的基因组差异

这是一个基于古细菌、细菌和真核生物基因组tRNA组成的系统树(Credit: Image: Eva Novoa (IRB Barcelona)) Copyright ®版权归生物谷所有,若未得到Bioon授权,请勿转载。

2012-11-18

PLoS ONE:研究发现多物种间蛋白质丰度整体分布规律

生命体的遗传稳定性在于基因组,功能多样性在于蛋白质组。蛋白质组是由若干蛋白质所构成的集合体,其构成原则即其丰度整体分布规律,属于重大理论问题。贺福初院士所领导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科研团队近来在多物种间揭示了蛋白质丰度的整体分布与蛋白质的进化、结构和功能存在规律性的相关...

2012-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