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国科学家破解光合作用最重要“超分子机器”

植物光合作用的最初光能吸收和转换的过程由三个复合体协同完成,科学家称之为“超分子机器”。其中,“光系统II”位于最上游,极其重要,其结构解析的难度非常大。5月20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北京召开新闻

2016-05-22

Plant Cell:中科院科学家在光合作用状态转换机制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柳振峰课题组在在国际权威杂志Plant Cell中报道了他们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状态转换磷酸酶(TAP38/PPH1)底物识别机制的研究成果。

2015-04-22

Nat Chem:人工光合作用突破——快速分子催化剂

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理工学院(KTH)化学系的研究人员报道,他们已设法构造出能使水快速氧化成氧气的分子催化剂。事实上,科学家们让人工光合作用的速度首次达到接近自然光合作用下的速度。这一研究结果为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将来应用发挥关键作用。 30多年来,世界各地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改进人工光合作用。有各种研究结果,但是一直没有成功地创造出一种能十分快速氧化水的的太阳驱动催化剂。

2012-04-16

PNAS:模仿光合作用有效地分解水

一组研究发现一种人造光合电池能高效地把水分解成它的组成元素,并且电池内的电子运输迅速。

2013-11-26

Science:"活化石"揭示光合作用起源

最近,灰胞藻门藻类(Cyanophora paradoxa)完整基因组已被美国罗格斯大学Debashish Bhattacharya博士带领的一个国际协会阐明。佛雷堡大学Stefan Rensing博士和生物学教职工Aikaterini Symeonidi通过进行编码转录因子分类和种系发生的分析致力于基因组分析以及检查和清除基因组污染。 研究结果发表在当前期Science上。

2012-11-18

人造光合作用革命食品与能量产量

2月17日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讯,改善天然光合作用来制造新能源和提高农作物产量是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资助的研究重点。可以看到我们正一步步接近瓶装太阳能或增压电工厂来产生丰收农作物。 光合作用让生物系统从太阳中获取能量并用它们来生产食物与燃料。它是地球上最重要生物学过程之一,但是它并不是它所可能的那样有效。自然取舍导致许多重要作物中的效率不到1%,因此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2012-02-20

Nature:大气混合作用造成气候模型的不确定性

这篇论文为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全球变暖中所存在的长期不确定性提供了一个解释。

2014-01-07

FEMS Micro:徐旭东等质疑VIPP1对蓝藻光合膜形成的作用

光合作用是生物圈的能量基础,而光合作用发生于称为类囊体膜的光合膜上,因而光合膜形成机理成为生物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欧洲学者曾于2001年在PNAS同一期发表两篇论文(98: 4238-4242; 98: 4243-4248),分别在蓝藻(集胞藻)和高等植物(拟南芥)报道了一种蛋白VIPP1对于类囊体膜形成的关键作用,认为该种蛋白能够促使蓝藻细胞膜或植物叶绿体内层被膜形成膜泡...

2012-11-18

Infect & Immun:细菌-真菌联合作用或促使儿童患早发性儿童龋齿病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Infection and Immunit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引发龋齿的原因:一种细菌和真菌互相“合作”引发了早发性儿童龋。

2014-03-17

JACS:基于石墨烯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能够提高光能利用效率

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将太阳光转化为化学能量,能够潜在地产生可更新的非污染性的燃料和用途广泛的化学物。但是开发一种有效的光能到燃料转变的过程一直遭受挑战。尽管研究人员已证实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是可行的,但是要获得高的效率一直比较困难。在一项新研究中,来自韩国化学技术研究所和梨花女子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证实石墨烯(graphene)可能用作一种有效的光催化剂来改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的效率。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