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54万人真实世界研究,疫苗感染产生的抗体更有效

新冠病毒,通常通过呼吸道感染人类,并造成呼吸系统和人体各个器官的损伤。自2019年底首次爆发至今,新型冠状病毒仍在全球肆虐,对世界经济、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2022-12-28

STTT:BA.5对心肌细胞的损伤BA.1更强,与Delta相似

最后,研究还发现,与BA.1相比,BA.5变体的复制能力更强,产生更具传染性的病毒,能引起更强的细胞病变效应,并且能更快地让心肌细胞停止跳动,或与Delta相似。而BA.2似乎介于BA.1和BA.5之

2023-01-02

持续推进开放式创新,比多款重磅创新产品亮相

优时比首次参展进博会,带来多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正是源于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期待。

2022-11-07

大型真实世界研究显示,接种新冠疫苗自然免疫更有效

新冠疫苗接种能够有效防止感染和感染后的重症及死亡风险,而感染新冠病毒后诱导的自然免疫同样可以防止再次感染。那么,接种新冠疫苗与自然免疫相比,在预防感染,以及对住院、重症和死亡的防护方面,哪个效果更好呢

2022-12-21

拖延一爽,精神状态火葬场……大学生数据表明,拖延行为与之后9个月抑郁、焦虑、致残性疼痛等不良健康结果有关

反正在我看来,研究的结果完全让人开心不起来,因为拖稿生成的焦虑变得更严重了。这样吧,改变拖延症就从现在做起,我交稿了真的交了!

2023-01-17

大肠杆菌的基因表达变化几乎完全发生在细胞生长的转录阶段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发现,模式细菌大肠杆菌的基因表达变化几乎完全发生在细胞生长时的转录阶段。他们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定量公式,将调控控制与mRNA和蛋白水平联系起来。

2022-12-30

《自然·神经科学》:焦虑为何社恐?浙大二院团队破解背后神经环路!

李晓明团队发现从中缝背核到基底杏仁核有两条不同的5-HT神经元投射通路,焦虑可激活其中的一条投射通路而减少基底杏仁核中5-HT的释放,从而通过间接影响另一条投射通路中的HTR1A和HTR1B受体

2022-12-26

研究发现,50-70岁老年人睡眠时长≤5小或≥9小与多病风险最高增加54%有关

这项研究发现:①50岁、60岁和70岁各年龄段,与睡眠7个小时的参与者相比,不良睡眠时间与多病症的发生风险升高有关。②50岁时睡眠时间短(≤5小时)与首次发生慢性疾病及随后发生多病的风险增加相关,但与

2022-12-07

全球首个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博倍®在华上市,用于治疗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

作为中国目前唯一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抗RANKL单抗类药物,地舒单抗能够阻断RANKL激活破骨细胞及其前体表面的受体RANK,阻断RANKL/RANK相互作用可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功能和存活。

2022-12-10

Nature子刊:复旦大学杨素荣等发现睡眠相转换的新核团和环路机制

研究结果揭示了RMTg GABA能神经元抑制REM睡眠的必要性及其控制REM睡眠转换的神经通路,丰富和发展了REM睡眠调控的神经网络机制。如果采用声、光、电等非侵入性手段对此类神经元及其不同的神经通路

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