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320a通过抑制Maff诱导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
各种研究表明,microRNAs(MiRNAs)与糖尿病有关。然而,miR-320a在糖尿病下胰腺b细胞病理生理中的直接作用仍不清楚。
研究发现预防线粒体功能障碍的方法
近日,发表在《EMBO分子医学》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药理学方法,可以减轻饮食诱导的肥胖导致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他们获得专利的水溶性、口服生物可利用的合成鞘脂SH-BC-893来抑制线粒体裂变所需的内体-溶酶体运输蛋白。通过体外实验和高脂肪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模型,研究人
Redox Biology:线粒体内蛋白OPA1在吸烟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及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021年8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与几种线粒体改变有关。
研究揭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书写与阅读的脑功能异常
阅读是人类信息交流与知识获取的核心途径,对个体生存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约有5%-17%的儿童却受到阅读障碍的困扰。发展性阅读障碍指个体的智力水平正常,且享有正常教育环境,也无明显神经与器质性病变,但其阅读水平低于其年级(年龄)应有的水平。阅读障碍约占儿童学习困难的80%,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研究发现,阅读障碍者表现出明显的书写问题(如书写时停顿更多
α1-抗胰蛋白酶拮抗血红素诱导的内皮细胞炎症激活、自噬功能障碍和死亡
血管内皮细胞中的游离血红素毒性在包括镰状细胞病在内的溶血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人α1-抗胰蛋白酶(A1AT)是一种对血红素具有高亲和力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拯救游离血红素引起的内皮细胞(EC)损伤。A1AT通过一种不同于人血清白蛋白和血凝素(两种典型的血红素结合蛋白)的途径来保护内皮免受游离血红素的毒性。A1AT抑制血红素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小分子治疗功能代谢组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著名药理学期刊Pharmacological Research在线发表上海交大吕海涛课题组与西安交大景王慧及王嗣岑课题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Dihydromyricetin improves DSS-induced colitis in mice via modulation of fecal bacteria-related bile acid me
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共情相关静息态功能连接的改变
日常生活中,为了有效地沟通以及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人们需要准确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意图。共情是理解和分享他人情绪体验的能力,包括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两个成分。前者涉及分享他人情绪体验的能力,而后者主要指理解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已有研究指出,双相障碍患者在认知共情上存在缺损,但在情感共情成分上的结果不一致。此外,双相障碍患者认知和情感共情异常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结构、二聚化及功能调控机制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属于C类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神经递质受体之一。目前在人体内共发现了8种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1-8),其功能涉及学习、记忆、情绪以及疼痛感知等,是阿尔兹海默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治疗靶点。然而,因其结构与功能研究方面尚无突破,迄今尚无这类受体的靶向药物成功上市。近期,新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