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 | 骆利群等发现Teneurin信号通路在突触伙伴配对中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自Teneurin分子发现三十多年后,该文章结合空间蛋白质组学、定量遗传互作研究和高分辨率表型分析,阐明了Teneurin作用的具体信号通路。

2024-07-17

Science:利用人工智能设计隐秘剪接,治疗渐冻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针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和额颞痴呆症(FTD)的精准医学方法——TDP-REG,利用细胞中TDP-43功能丧失(TDP-LOF)时发生的隐秘剪接事件,以在病变细胞中特异性表达。

2024-10-07

Nat Commun :哺乳动物活细胞内可编程重构RNA调控网络的人工基因线路

研究团队首次将原本不可检测的单点突变RNA感应由1.5倍提升至94倍。由此,成功实现单碱基突变的检测,也将RNA表达量的感应扩展至序列变化的感应,极大地丰富了RNA-IN模块的识别范围。

2024-11-02

多篇重要成果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善人类疾病的研究和诊疗!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来改善人类疾病的诊疗及研究,分享给大家!

2025-02-27

Nature Physics:深圳先进院金帆/储军团队揭示细菌信号传递的定量规律,助力人工合成细胞生命设计

该研究展示了一种将信息理论应用于细菌信号系统的新方法,通过定量分析 cAMP 信号通道的传输能力和最优频率,为细菌如何通过二级信使分子实现精细调控提供了新的见解。

2025-04-02

PNAS:利用干细胞揭示神经元在大脑中形成突触和进行信号沟通机制

Chanda团队利用干细胞分化而成的人类神经元,建立了一种可以严格测试这些关系的大脑模型,利用一种名为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工具对这种系统进行基因操纵。

2024-06-28

人工智能“大脑时钟”给出答案

大脑时钟模型显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或其他类型痴呆症的人比轻度认知障碍和健康对照组的人有更大的大脑年龄差距。更值得关注的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参与者比其他地区的参与者的大脑年龄差距更大。

2024-09-06

J Extracell Vesicles:氧化应激过程中8-氧鸟嘌呤DNA糖基酶-突触结合蛋白7通路增加细胞外囊泡释放并促进肿瘤转移

本研究探索了氧化应激诱导癌细胞转移的机制,发现ros介导的DNA氧化损伤是启动OGG1和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表达、ev释放和肿瘤转移的关键信使,这对理解癌细胞对肿瘤微环境的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2024-09-27

Cell:骆利群/李介夫团队发现Teneurin信号通路在突触伙伴配对中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该研究结合空间蛋白质组学、定量遗传互作研究和高分辨率表型分析,阐明了Teneurin作用的具体信号通路,并推进了我们对突触伙伴匹配这一重要神经发育过程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理解。

2024-07-13

JAMA Netw Open: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有望帮助识别出未来会患乳腺癌的女性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为乳腺癌检测所开发的商用AI算法或能识别出未来乳腺癌发生风险较高的女性,这或许就为个体化筛查方法的开发提供了一条途径,有望对人群进行早期癌症诊断和筛查。

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