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所发现干扰素抗乙肝病毒的新作用机制
干扰素(IFN-α)和抗病毒药物(核苷(酸)类似物)是目前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基本手段,干扰素治疗是目前药物治疗后持续应答率最高的治疗方法,少数患者在治疗后可伴随表面抗原转阴,这也是目前治疗慢性乙肝的终极目标。但干扰素对乙肝患者的疗效差异很大,其作用机制并不完全清楚。
Gastroenterology:乙肝病毒耐受取得重要进展
日前,中科大免疫所田志刚教授课题组在乙肝病毒(HBV)耐受及天然免疫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发现乙肝患者NK细胞高表达抑制性受体NKG2A,抗体阻断NKG2A信号能够使NK细胞功能恢复从而达到清除乙肝病毒的目的。 HBV感染是世界范围内的科学难题,目前依赖于干扰素与核苷类似物常规治疗方法不能彻底清除病毒。
J Virol:开发出抑制丙肝病毒复制的新型制剂
2013年6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目前治疗丙肝的疗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主要的问题是病毒对抗病毒药物产生的耐药性,近日来自韩国檀国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制剂,其可以结合到一种关键蛋白的尖端,从而使其失活,消除病毒的耐药性,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
Nature:丙肝病毒感染的人化小鼠模型
在Nature杂志200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Alexander Ploss及同事发现,人类基因CD81 和occludin (OCLN)的短时间表达,构成丙肝病毒(HCV)向具有免疫力的小鼠细胞中吸收所需的最小数量的细胞因子。现在,他们报告说,稳定表达CD81 和 OCLN的转基因免疫缺陷小鼠能够维持具有可以测定出的病毒血症的完整HCV复制周期。
Clin Gastr & Hepatol:抗病毒疗法或可抑制乙肝患者肝细胞癌的发生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亚特兰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抗病毒疗法或许可以成功抑制乙型肝炎病人发展为肝细胞癌(肝癌的一种形式)。
Science:降解病毒cccDNA或为开发治疗乙肝的靶向疗法提供思路
2014年3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乙型肝炎病毒(HBV)可以通过在宿主细胞核内存储自身的遗传信息从而得以在宿主细胞内长久存在,其遗传信息在宿主中通常不会被降解,这就阻断了许多抗病毒药物消灭病毒,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新型疗法或许可以消灭乙型肝炎病毒。
丙肝病毒关键蛋白被揭示有助于新疫苗研发
J Virol:乙肝疫苗的注射策略或可使乙肝病毒的突变率加倍
2013年10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中国CDC及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指出,一种在中国普遍的婴儿乙肝病毒疫苗接种计划或许会使得乙肝病毒突变爆发的比例加倍,这种突变就会使得病毒更加容易躲避疫苗的攻击,从而很快使得疫苗接种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