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Stru& Mol BIO:秦燕等揭示核糖体对翻译因子调控的新机制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在线刊登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秦燕研究员的最新科研成果“A conserved proline switch on the ribosome facilitates the recruitment and binding of trGTPases,”,文章中...
Nat Che BIO:胸腺嘧啶DNA糖基化酶作用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刊登了来自芝加哥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Thymine DNA glycosylase specifically recognizes 5-carboxylcytosine-modified DNA”,文章中,研究者在之前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人类胸腺嘧啶DNA糖基化酶的结晶结构,以及分子机制。
Mol.Sys.BIO:ttsRNA在细菌转录调节中的作用
研究者在肺炎支原体中发现了一类在基因组中广泛存在的小RNA,它们位于转录起始位点(transcription start site, TSSs)周围,因此称为tssRNAs。这种小RNA在大肠杆菌中也检测得到。 与最近在真核生物中鉴定出来的与启动子结合的tiRNA相似,tssRNAs也与激活的启动子结合。
Nat.Chem.BIO:激活Bax或可成为抗癌药研发新思路
BCL-2家族的成员是调节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重要因子,其中包括能够促进凋亡的Bax、BH3-only和能够抑制凋亡的BCL-2三个蛋白亚家族。BAX在正常状态下以单体形式存在,细胞凋亡时转化为有活性的大分子量复合体。促凋亡蛋白的BH3结构域能够与抗凋亡蛋白BH结构域的疏水沟结合,形成二聚体,BCL-2家族成员之间的二聚体反应是调节细胞凋亡或存活的关键。
BIO-Rad推出独立控制的等电聚焦系统
BIO-Rad公司近日推出一款高通量的等电聚焦系统PROTEAN i12 IEF系统,能在12个独立的通道同时对12个IPG胶条进行等电聚焦。 大家都知道,双向电泳实验不好做。要想获得最佳的电泳结果,我们必须不断优化样品制备和第一向等电聚焦的条件,以确保复杂的样品能够充分分离。而不同蛋白样品的最佳IEF条件可能相差甚远,因此必须单独检测每组条件。这个过程既漫长又单调。
BIO Repro:新生儿植物雌激素暴露如何导致成年不育
2012年5月2日出版的《生殖生物学》BIOlogy of Reproduction杂志预印论文栏目的一篇论文描述了出生前短暂的植物雌激素暴露对小鼠输卵管的影响,并对基于大豆的婴儿配方奶粉对人类新生儿的影响进行了建模。这些结果提示在子宫中或者在儿童期暴露在雌激素化学物质中可能对成年女性生育力有长期的影响,这可能为某些无法解释的女性不育病例提供机制基础。
Nat Cell BIO.:肝癌发生早期分子机制
肝癌是世界常见恶性肿瘤, 五年存活率仅为7%,高居癌症致死原因的第三位。肝癌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发病率极高,主要由乙肝病毒感染导致。中国有超过1.2亿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有11万人死于肝癌,几乎占全球肝癌死亡率的一半。 由于对肝癌发生早期过程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肝癌的早期诊断受到极大的限制,被确诊的肝癌患者通常已经处于肝癌晚期。
美FDA批准BIOSante公司BIO-T-Gel睾丸酮药膏上市
美国食品药监局(FDA)批准BIOSante医药公司的BIO-T-Gel上市,这是一种治疗男性性腺机能减退和睾丸酮含量不足的睾丸酮药膏。 这种药膏最先由BIOSante研发,后来将后期临床研究及市场运作权转让给了Teva公司。 BIOSante希望BIO-T-Gel上市后,能够获得相应的阶段研发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