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 Gene BIO:杨祝良等羊肚菌物种多样性与起源演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在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在线刊登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Multigene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reveals true morels (Morchella) are especially species-rich in China,”,文章中...
BIO与赛诺菲努力推动加拿大FDA改进药物紧缺规则
BIO中国首次峰会 高层与媒体交流会召开
2011年10月12-13日,BIO China国际大会研讨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此次是BIO在中国的首次峰会,BIO和张江集团携手搭建生物医药业界交流的中国平台,与来自北美、欧亚等地区的众多生物技术及医药企业探讨中国及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之道。
BIO:到2020年中国处方药市场预计达3150亿美元
Mol.Sys.BIO:ttsRNA在细菌转录调节中的作用
研究者在肺炎支原体中发现了一类在基因组中广泛存在的小RNA,它们位于转录起始位点(transcription start site, TSSs)周围,因此称为tssRNAs。这种小RNA在大肠杆菌中也检测得到。 与最近在真核生物中鉴定出来的与启动子结合的tiRNA相似,tssRNAs也与激活的启动子结合。
Nat.Chem.BIO:激活Bax或可成为抗癌药研发新思路
BCL-2家族的成员是调节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重要因子,其中包括能够促进凋亡的Bax、BH3-only和能够抑制凋亡的BCL-2三个蛋白亚家族。BAX在正常状态下以单体形式存在,细胞凋亡时转化为有活性的大分子量复合体。促凋亡蛋白的BH3结构域能够与抗凋亡蛋白BH结构域的疏水沟结合,形成二聚体,BCL-2家族成员之间的二聚体反应是调节细胞凋亡或存活的关键。
Global Change BIO:气候变化影响雪兔-猞猁种群周期性波动
北美地区的雪兔-猞猁种群数量10年周期性波动一直是种群生态学中研究的一个热点,并且在生态学教科书中一直被用作猎物-捕食者相互作用形成种群周期振荡的经典案例。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农业动物生态研究组严川等通过分析长期数据发现:一,与传统的猎物-捕食模型不同,雪兔与猞猁之间存在非对称性的猎物-捕食者效应,即雪兔对猞猁为直接正作用,而猞猁对雪兔的负作用有两年时滞;二...
BIO Technol:酶促拆分2-辛醇研究取得进展
手性2-辛醇是合成类固醇、昆虫性激素等许多光学活性药物和农药的重要手性中间体;也是制备高性能液晶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性原料;还可用于精细化工有机合成,生产手性化学材料,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传统的制备工艺是利用化学法制备手性2-辛醇,需要在反应中添加昂贵且有剧毒的马钱子碱手性催化剂,且拆分难度较大,步骤多,收率低,并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Nat Stru&Mol BIO:刘迎芳等抗病毒蛋白ZAP活性区域晶体结构与功能研究获进展
ZAP氨基端(N-ZAP)三维结构图 3月11日,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刘迎芳研究组和高光侠研究组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抗病毒蛋白ZAP活性区域的晶体结构与功能研究(Structure of N-terminal domain of ZAP indicates how a zinc-finger
Nat Stru& Mol BIO:秦燕等揭示核糖体对翻译因子调控的新机制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在线刊登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秦燕研究员的最新科研成果“A conserved proline switch on the ribosome facilitates the recruitment and binding of trGTPases,”,文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