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许巧兵团队开发肺靶向LNP,实现mRNA药物安全高效和特异性递送
这项研究证明,可以通过简单的化学方法调整LNPs的蛋白冠的组成,从而调节LNPs的体内器官靶向性。这为合理设计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器官和细胞选择性的mRNA-LNPs提供了新思路。
分子胶新锐A轮融资1.1亿美元,目标是开发突破性抗癌药物
致力于分子胶开发的生物技术公司TRIANA Biomedicines宣布完成1.1亿美元的A轮融资,此轮融资由种子轮投资者RA Capital Management 和Atlas Venture等。
Cell:揭示在酸性的炽热火山温泉中发现的纺锤状病毒SMV1的非凡变形机制,有望用来递送药物和疫苗
2022年4月5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从里面的水是几乎沸腾的、酸性的炽热火山温泉中发现了纺锤状病毒是如何获得其形状的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揭示宿主靶向治疗的系统优化策略与抗病毒重定位药物
宿主靶向策略可降低病毒耐药性的产生,药物重定位可缩短药物研发周期、降低成本、减小安全性带来的风险。因此,宿主靶向抗病毒药物重定位策略可为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防控和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有效的途径。基因组学研究积累的丰富的宿主蛋白数据已经为抗病毒药靶辨识提供了大量候选基因,目前迫切需要对病毒靶向的宿主蛋白(VTHP)和药物靶标进行总体评价和系统性优化。近日,军事医学研究
Nature:研究揭示药物二甲双胍的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生物分子功能与机制研究组研究员朴海龙团队,与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林圣彩团队/教授邓贤明团队合作,鉴定到二甲双胍直接作用的分子靶点为PEN2(γ-secretase的亚基),并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介导的溶酶体途径,激活AMPK的具体方式,阐释了AMPK相关途径
武田与Code Bio达成20亿美元协议:利用靶向性3DNA非病毒基因药物递送平台,开发罕见病基因疗法!
3DNA是一种新型、非病毒、多价、合成DNA递送平台,可克服基于病毒的基因递送方法固有的许多挑战,包括免疫原性、大小和递送限制、无法再给药以及制造复杂性。
PNAS:复旦大学赵冰樵团队揭示小分子药物MLN4924改善脑卒中神经血管损伤
近日,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赵冰樵教授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题为“The NEDD8-activatingenzyme inhibitor MLN4924 reduces ischemic brain injury in mice”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小分子药物“MLN4924
Current Biology:研究揭示了反-β-法尼烯调控天敌昆虫大灰优蚜蝇精准定位蚜虫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虫功能基因研究与利用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以长文“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题为“Molecular basis of ( E )-β-farnesene-mediated aphid location in the predator Eupeodes &
Nature:揭示人类微生物组对抗糖尿病药物阿卡波糖产生耐受性的分子机制
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口腔和肠道中的一些细菌后能失活阿卡波糖,并潜在地影响该药物的临床表现及其对人类微生物组中细菌成员的影响。
北航常凌乾团队开发具有微纳电穿孔功能的微通道微针阵列,用于实体肿瘤药物高效递送
基于全身循环的给药模式是癌症化疗最常见的方式。在临床上,化疗药物作用剂量与全身毒性之间存在矛盾关系。局部给药策略可以提高药物在靶部位的积累,但缺乏促进药物同时实现高效肿瘤内递送和细胞内转运的能力,仅依靠被动扩散的药物递送常导致肿瘤细胞内化疗药物含量低,肿瘤杀伤效果欠佳。针对这一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凌乾等人在 Advanced 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