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Patho:研究者发现蚊子杀灭体内疟原虫的分子机制
近日,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者首次发现蚊子机体的蛋白可以转换功能来抵御寄生虫的感染,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 研究者这项最新研究建立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之上,这项最新研究中,他们发现在冈比亚按蚊中,沉默Caspar回路的一个基因可以激活lmd途径的转录因子Rel2的表达。
Cancer Cell:科学家发现恶性乳腺癌关键酶缺失
2013年3月1日讯 /生物谷BIOON/--肯塔基大学Markey癌症研究中心Peter Zhou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乳腺癌细胞缺少一种关键酶,该发现对治疗恶性乳腺癌有重要意义。 正常情况下,包括癌细胞的所有细胞将葡萄糖能量转化为ATP中,作为细胞各种过程的能量来源。另一个产生ATP的过程称之为有氧呼吸,该过程能产生更多的ATP。
:利什曼原虫对血红素的渴望可用来制造新的疫苗
利什曼原虫是世界上仅次于造成疟疾的疟原虫的最致命的寄生虫之一。这种寄生虫是通过雌性沙蝇的叮咬传播的,它会引起不同形式的利什曼病——这是一种以皮肤溃疡及内脏肿大为特征的疾病。利什曼病影响着全世界大约1200万人,然而还没有疫苗预防这种疾病,且用于治疗这种疾病的少数药物毒性很大、价格昂贵且容易产生耐药性。
PLoS ONE:疟原虫感染可能用于肺癌的免疫治疗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小平研究组与广州医学院呼吸疾病研究所钟南山院士合作开展的肺癌免疫治疗实验研究取得了新进展。相关论文已于近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
:恶性循环促进癌细胞扩散
2013年9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期发布在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上的文章称,产生粘液的"恶性循环"能够保护子宫和胰腺癌细胞,促进其癌细胞增殖。该研究为治疗癌症提供了新的方向。 液能够附着于诸如肺、胃,肠道等内脏器官上皮细胞表明,保护器官不受细菌侵染。
PLoS One:自然杀伤细胞识别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
被恶性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iRBC)在早期的免疫反应中,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也译作NK细胞)是被激活的,这表明NK细胞与先天性抗寄生虫免疫反应有关。然而,NK细胞是否会直接识别iRBC,刺激iRBC是否需要辅助细胞呈递信号或是溶解性因子,这些问题目前还不明确。
PLoS One:吗啉基可以治疗恶性血管生成疾病
吗啉基又称吗啉(Morpholino),是一种用来修饰基因表现的分子。在分子生物学中,吗啉基除了组合成寡核苷酸之外,也可能出现在其他分子中。“Morpholino”指其寡核苷酸形式,也就是磷酰二胺吗啉代寡核苷酸(phosphorodiamidate morpholino oligomers,PMO)。吗啉基是对天然核苷酸结构重新设计获得的合成分子。
JBC:控制Stat5b S193的磷酸化可能会遏制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在外部细胞因子及内部的酪氨酸激酶刺激的信号网络下游,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5b(Stat5b)是一个关键性的位点。Stat5b的最大转录活化需要Ser和Tyr的磷酸化。虽然Tyr磷酸化调节机制以及Stat5b的激活机制已经被广泛的研究,但是Ser磷酸化的作用机制还需要被完全阐明。
:新方法将恶性脑瘤转化为良性
2013年9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神经系统中有两大类细胞,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胶质细胞中的一类小胶质细胞功能类似于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能够对抗外源的细菌,病毒和癌细胞。但是不幸的是,有时候胶质细胞本身会癌变,产生胶质瘤。良性胶质瘤病人可以生活很长时间,但是恶性胶质瘤病人仅能存活一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