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椎间盘脱出可能与基因变异有关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9日发表一份公报称,其研究小组发现一种基因,如果该基因出现变异,椎间盘就容易老化,导致椎间盘脱出和重度腰痛。 研究小组比较了366名日本的椎间盘脱出患者和3331名健康人的DNA排列,调查患者体内比较多的基因。此外,还分析了约2.5万名中国人和芬兰人等的DNA,最终发现一种叫做“CHST3”的基因与椎间盘变性有关。

2013-10-10

Nature:遗传变异和物种形成

本文作者通过果蝇重组近交系来研究“上位效应”(等位基因之间的非加和性相互作用)在影响种群适应性中所起作用这个问题。

2013-12-05

PNAS:非语言行为或表达细微的遗传变异

一项研究提出,拥有催产素受体(OXTR)基因的一种特定遗传变异的个体可能通过他们的非语言行为加以识别。 此前的研究报告说,有2份“G”版本的OXTR基因—这个版本含有单个核苷酸变化,在一个特定位置上从腺嘌呤变成了鸟嘌呤—的人据说比携带有至少一份“A”版本的拷贝的人更具同情心。Aleksandr Kogan及其同事提出,这些遗传变异也是通过非语言行为表达的。

2011-11-16

Nature:寄生虫驱使人类基因发生变异

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关于基因变异的研究,近日将其相关论文发表在《科学公共图书馆·生物》(PLoS Genetics)上,引起了Nature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通过研究人群中基因变异频率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该研究发现病原体,尤其是寄生虫在人类基因变异中的作用最为重要,同时也发现,这些变异或许使得人类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更加易感。

2012-11-19

PNAS:科学家开发出单核苷酸变异分析技术用于预测人口的增长率

来自贝勒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成功开发了一种单核苷酸变异分析(single nucleotide variants,SNV)技术用来预测人类人口的增长。

2014-01-05

Human Genet:姚永刚等发现补体通路基因遗传变异可影响麻风易感

麻风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是一种古老的慢性传染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肢端残疾、畸形、失明甚至毁容等症状,饱受社会的歧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5%的人群对麻风分枝杆菌易感。麻风临床症状复杂,其发生发展与机体的遗传背景以及免疫状态有关。云南省是我国麻风重灾区,目前仍有若干地区尚未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的目标。

2013-03-14

禽流感变异病毒现身亚洲 专家称暂无疫苗应对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官员卢布罗夫日前发出警告,一种致命的“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变种病毒在越南出现。现有的所有疫苗对该病毒均无效果。联合国粮农组织呼吁各国卫生系统加强对病毒的监督,以免传染人类。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担忧,在越南中北部地区发现的禽流感变异病毒有能力避过目前的疫苗防御系统,对柬埔寨、泰国及马来西亚构成直接威胁,也可能危及朝鲜半岛和日本。

2011-09-02

中国研究人员发现家鸭是H7N9变异来源

2013年8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中国科学家最近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成果显示,今年在中国爆发的新型禽流感疫情最早是出现在鸭子体内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比分析1300多份取自家鸭、鹅、鸡等禽类样本的病毒基因组发现,家鸭在不同病毒融合产生新变种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013-08-23

PNAS:变异病毒或可破坏疫苗的作用

波恩大学的科学家与来自加蓬的同事一起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2010年在刚果爆发的受害者体内发现变异病毒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抵抗疫苗的保护。在德国病原体也可能感染了许多人。

2014-08-24

预防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基因变异

最近一项芬兰科学家为开发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大脑和心脏缺血铺平了道路。芬兰研究人员已经发现,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变体的低表达,会降低心脏发作和中风风险。这一发现揭示了充满希望的新途径,为动脉粥样

201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