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Cell:整合子或能作为人类转录组的“守护者”
2021年1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奥胡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特殊的细胞特性,其或能保护机体细胞免于基因表达的有毒副产物的影响。这种活性对于多细胞有机体维持一个强大的基因产物进化“库”的能力而言非常重要。制造过程需要质量控制系统来确保功能性产品的适当组装,
Nat Med:单细胞测序揭示胃癌患者差异化结局的原因
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对来自腹膜癌(一种特定形式的转移性胃癌)患者的45,000多个细胞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广泛的细胞异质性,并确定了与患者生存相关的两种不同亚型。
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能直接揭示细胞内基因组序列和结构的新技术!
2021年1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题为“In situ genome sequencing resolves DNA sequence and structure in intact biological sample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博德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将DNA测序从测序仪中“提取
Cancer Cell: 蛋白质组学为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提供了新见解
近日,一项新研究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确定了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中的三种分子亚型,可能会提供新的见解,以匹配针对癌症患者的针对特定癌症的有效疗法。该研究由贝勒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临床蛋白质组学肿瘤分析联合会(CPTAC)领导,相关结果发表在《Cancer Cell》杂志上。
步辐射单细胞红外显微成像研究获进展
单细胞技术因有望揭示“细胞功能异质性机制”这一生命科学的本质问题,从而解析各种慢性疾病(如癌症、糖尿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衰老的分子基础,是当前生物医学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方向。单细胞技术在测序方面取得了进展;由于该技术具有无须标记、非侵入性、可同时展示胞内代谢物(组)特征等优点,逐渐得到学界关注。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吕军鸿课题组先后
中山眼科中心肖传乐和刘奕志团队开发Nanopore测序数据新校正组装算法,并组装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高完整度基因组
三代测序技术(PacBio和Oxford Nanopore)可解决基因组重复区域的组装难题,提高基因组完整性,已成为发育、再生、肿瘤和其它疾病过程中细胞基因组组装的主流技术。其中,纳米孔(Nanopore)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更使得测序成本显着降低,并且由于其可实现超长读长(高达1Mbp),在复杂基因组组装中具有天然优势。然
Science子刊:我国科学家基于全基因组筛选鉴定出促进细胞衰老的基因KAT7
2021年1月8日讯/生物谷BIOON/---理解细胞衰老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基础对于开发减缓衰老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虽然已知细胞衰老会促进老化,但控制这一过程的许多机制仍然知之甚少。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研究人员使用两种类型的表现出加速衰老的人间充质前体细胞(hMPC)进行了基于CRISPR-Ca
研究开发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单细胞转录组分析模型
单细胞转录组作为单个细胞的特征,可更加精确地定义细胞的类型。常规的基于单细胞转录组的分类方法首先是进行无监督的聚类,然后根据每个集群(Cluster)特异表达的细胞标记基因来对集群进行标注。虽然基于无监督的分类方法更容易发现新细胞类型,但是人工标注的过程费时费力。目前已有的基于监督学习的自动分类方法,大部分无法兼顾到方法的可解释性以及
Nat Biotechnol:对人多能性干细胞进行定制化转录因子编程,产生数百种分化细胞
2020年12月5日讯/生物谷BIOON/---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有潜力转化为多种细胞类型和组织,用于药物测试和细胞替代疗法。然而,这种转化的“配方”往往很复杂,难以实现。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再生治疗中心、波恩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利用转录因子系统性地从ips细胞中快速和轻松地提取神经元、结缔组织细胞和血管细胞等
Nature:科学家成功绘制出大肠杆菌的功能性蛋白质组蓝图 有望揭示细胞中不同基因的功能及互作机制
2020年12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理解基因的工作机理以及其如何与另一个基因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是从事生物学研究的科学家们想要实现的一个主要目标,当然了,这在方法和所需要的的实验数量上都能带来巨大的挑战,而最近的研究进展已经改变了科学家们绘制基因功能和相互作用图谱的能力,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