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Biol:一种具有抗肿瘤前景的常用抗真菌药物
2012年8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一项最新在老鼠动物模型试验中的研究证实一种已经被批准的并被使用了几十年的仿制药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癌症治疗药物,其通过破坏肿瘤的血液供应来使得肿瘤体积缩小。噻菌灵是一个通用的又美国FDA批准的廉价抗真菌的药物,其是一种口服药,已临床使用超过40年。截至目前为止,该药物并为用来来治疗癌症。
Ann Inter Med:揭示颈部药物注射所引发的真菌性脑膜炎
2012年10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每年有超过200个病人在通过脊髓硬膜外注射药物甲泼尼龙后被诊断出患有真菌性脑膜炎。刊登在国际杂志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报告中,研究者对于该病症提出了详细的临床护理、降低发病风险等措施。
NEJM:揭示被污染的甲泼尼龙注射所引发的真菌性脑膜炎
2012年10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随着真菌性脑膜炎发病案例在美国持续地增长,医生们面临着如何提供早期的疗法来治疗患者,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EJM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报道了真菌性脑膜炎爆发的情况以及相应的抗真菌性脑膜炎的相关疗法。
Science:研究者揭示肠道内的真菌和肠道炎性疾病的关系
研究者发现真菌群体在疾病模型中可以明显抑制大肠的功能。 (Credit: © Nataliya Hora / Fotolia) 近日,来自洛杉矶锡达斯西奈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检查机体肠道中的真菌,发现了人类肠道微生物和炎性疾病(如溃烂性大肠炎)间的重要关系。这项刊登在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研究者发现了大量的真菌群体在疾病模型中可以明显抑制大肠的功能。
Science:特殊免疫细胞维持共生细菌在特定位置发挥作用
健康小鼠的改色组织,图中显示共生细菌存在于这些组织中,肠上皮细胞为绿色。(Credit: Gregory Sonnenberg, Ph.D.; David Artis, Ph.D., 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cience) 健康人的肠道内存在100万亿各种有益的细菌,而且这些细菌仅仅在肠道内生存...
AFM:真菌纳米粒子具有免疫刺激及抗肿瘤潜力
2012年12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A. oligospora)是一种扑食线虫性真菌,以营养菌丝特化形成的捕食器扑食线虫为生。 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副教授张明军(音译)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A. oligospora产生的纳米粒子具有刺激免疫系统及杀死肿瘤的潜力。
:高等药用真菌产灵芝酸研究取得新进展
高等药用真菌是生产具有多样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物的重要资源。灵芝酸是高等药用真菌灵芝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十多年来钟建江教授课题组运用生物工程先进技术,成功从灵芝菌丝体发酵中获得了多种灵芝酸单体,并且药理药效研究证明他们具有抗肿瘤、抗肿瘤转移、逆转多药耐药性等重要药理活性,为癌症治疗配伍药物的研制提供了物质基础。
PNAS:非两栖类被致命的两栖类真菌感染
一项研究发现,蛙壶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Bd)这种与全世界两栖类灾难性衰退有关的致命病原体也可以感染螯虾。蛙壶菌(Bd)通常被认为是专门感染两栖类的,但是这种病原体可以在没有两栖类宿主的情况下,在环境中存在。Taegan McMahon及其同事调查了与许多两栖类物种共存的螯虾是否能够担任蛙壶菌(Bd)的宿主。
安捷伦开发出适用于不同基质的真菌毒素定量检测方法
黄曲霉毒素为老百姓的饮食安全带来新的隐患,引起广大消费者和国家质检部门的极大关注。基于安捷伦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平台,安捷伦公司先后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了适用于不同基质的真菌毒素定量检测方法,包括分散固定相提取结合安捷伦Infinity UHPLC-QQQ/MS的方法、免疫亲和净化结合Infinity UHPLC-QQQ/MS的方法...
Science:对蛙类致病的真菌
巴拿马的交叉带状树蛙(Smilisca sila) 如地下忍者那样,一种特别的真菌细胞会偷偷地进入到世界各地的两栖类的皮肤之内并杀死它们,如今一项新的研究指出了为什么这种特别的真菌会这样厉害. 在1998年,一种叫做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的壶菌的新品种被发现。研究人员认为,在近几十年中,它导致了几十种蛙的绝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