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破解光合作用最重要“超分子机器”
植物光合作用的最初光能吸收和转换的过程由三个复合体协同完成,科学家称之为“超分子机器”。其中,“光系统II”位于最上游,极其重要,其结构解析的难度非常大。5月20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北京召开新闻
Plant Cell:中科院科学家在光合作用状态转换机制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柳振峰课题组在在国际权威杂志Plant Cell中报道了他们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状态转换磷酸酶(TAP38/PPH1)底物识别机制的研究成果。
JACS:基于石墨烯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能够提高光能利用效率
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将太阳光转化为化学能量,能够潜在地产生可更新的非污染性的燃料和用途广泛的化学物。但是开发一种有效的光能到燃料转变的过程一直遭受挑战。尽管研究人员已证实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是可行的,但是要获得高的效率一直比较困难。在一项新研究中,来自韩国化学技术研究所和梨花女子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证实石墨烯(graphene)可能用作一种有效的光催化剂来改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的效率。
英高校新研究:模拟光合作用制造氢能源
英国多所知名高校日前启动了一项新研究计划,通过模拟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将太阳光转化为可利用的氢能源。 该项目首席研究员、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科学家茹莱亚·比特表示,研究人员将利用合成生物技术,把微型太阳能板与微生物绑定,建立起人工模拟的光合系统,从而将吸收的太阳光转化为氢和氧。 比特说:“人工光合系统将能捕获太阳光,制造生产出‘无碳’新能源——氢,这一能源可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和发电等领域。
Nat Chem:人工光合作用突破——快速分子催化剂
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理工学院(KTH)化学系的研究人员报道,他们已设法构造出能使水快速氧化成氧气的分子催化剂。事实上,科学家们让人工光合作用的速度首次达到接近自然光合作用下的速度。这一研究结果为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将来应用发挥关键作用。 30多年来,世界各地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改进人工光合作用。有各种研究结果,但是一直没有成功地创造出一种能十分快速氧化水的的太阳驱动催化剂。
Infect & Immun:细菌-真菌联合作用或促使儿童患早发性儿童龋齿病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Infection and Immunit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引发龋齿的原因:一种细菌和真菌互相“合作”引发了早发性儿童龋。
:文建凡研究组揭示了两个重要光合作用酶的起源及其进化机制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通过光合作用,光合生物吸收太阳光能,将CO2固定,转变成化学能,作为地球上几乎所有有机物和能量的源头。其中执行CO2固定任务是由卡尔文循环途径来完成的。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和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ase)是真核光合生物卡尔文循环途径的两个受光调节的关键酶。
Chem & Biol:阿司匹林和Omega-3脂肪酸联合作用可抵御炎症发生
2013年2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专家建议,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和食物中发现的omega-3脂肪酸存在一定的健康效应,但是其涉及的具体分子机制并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