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化学和生物医学检测的“下一场革命”
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微流体在近几年也迅猛的发展。微流体是具有微尺度(几十到几百微米)集成通道系统的科学和技术。在其中,微量的液体(通常为10-9至10-18升)在系统的控制下进行特定模式的流动。听着如此黑科技的微流体的发展其实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生物化学分析的微量化和平面化要求是微流体发展很好的推动力。自那时起,“芯片实验室”和微尺度全面分析系统(μTAS)的概念就被逐步建立了起来。在微流体的世
Taq酶中的“超级英雄”
从1983年Kary Mullis提出聚合酶连锁反应方法至今已超过30年,PCR反应在实验室中获得了指数级别的发展,为分子生物学带来革命性的推进,并且这个革命仍在继续爆发,丝毫没有放缓的迹象。随着PCR应用越来越多样化,意味着研究者对于Taq酶功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一“酶”走天下的时代已一去不返。当下分子生物学试剂市场基本上都是野生型的DNA聚合酶。随着客户实验要求的提升和生物样本复杂性的提高
Angew Chem: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尝试,科学家们终于成功实现人工合成毒蘑菇关键成分!
2017年8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Friedrich Schiller大学的研究者们找到了人工合成赛洛西宾(psilocybin,毒蘑菇中的一种致幻剂)的方法。在最近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作者们描述了分离合成该化合物的酶的手段,相应的材料与方法以及最终的赛洛西宾样品。几千年以来,人们就已经知道在食用部分"魔法蘑菇"之后会出现幻觉
生物工程化肝脏研究新突破
2017年8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由于肝脏供体的短缺,每一年都有至少1500肝脏疾病患者因等不到合适的供体而不幸去世。如果我们能够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全新的肝脏,那么这个问题就能够轻易得到解决。然而不幸的是目前还不存在这样的技术。不过,最近一家叫做Miromatrix的公司采取了不一样的策略:他们不需要发明生长肝脏的新技术,而是通过随机挑选肝脏的供体,结合一些技术使其不会出现免疫
Nat Commun:生物工程改造微型蚕茧保护药物分子有奇效!
2017年7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科学家们创造出了一种微型的蚕茧,能够保护敏感的药物分子在储存以及释放的过程中避免降解。他们希望这一技术能够延长药物的储存寿命以及能够帮助治疗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等。(图片摘自www.sciencealert.com)对于科学家们来说,从自然界中寻找灵感方便人类生活是常用的手段。过去,科学家们受到自然界中酶促反应的启发生产能量,以及受到仙人掌的启
酶的冻结作用使科学家提出新的癌症治疗观点!
经过数百万年的发展,细胞已经开发出无数的方法来调节使它们蓬勃发展的过程。特别有用的工具已经被保存下来,或者是“保存”,所以今天我们可以从广泛的生命形式中找到它们,从原始到最复杂。冷泉港实验室(CSHL)结构生物学家于 2017 年 7 月 3 日发表的研究揭示了一种这样的保守机制的运作,对新型癌症药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 CSHL 教授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Leemor Joshua-
定向合成聚酮的工程脂肪酸合酶
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s,FAS)是一种高分子量的蛋白复合物,由两个相同亚基首尾相连而成,亚基解聚则酶活丧失。每个亚基的肽链具有七个功能域(分别发挥缩合(KS)、转酰(AT)、酮基还原(KR)、脱水(DH)、烯基
Cell子刊:这个酶有望成为抗衰老新靶点
最近,日本熊本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阻止细胞衰老的酶及其作用机制。他们发现,调节细胞增殖和基因转录的SETD8酶的水平一旦降低,便会导致细胞出现衰老的特征。这一成果发表于近期的《细胞》子刊《Cell Reports》
中科院化学所在漆酶生物电化学和电催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漆酶作为一种多铜族氧化酶,因其能够实现在较低过电位下对氧气分子的电化学催化还原,因而在生物燃料电池和生物电化学的传感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和其他生物酶相似,漆酶具有复杂的分子结构,其活性中心的铜离
颜宁获 “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提名
2017年3月15日,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颜宁获得2016-2017年度 “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提名。作为一名青年女科学家,颜宁一直备受关注。她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结构生物学家,同时担任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