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药物5-氮杂胞或有望治疗小儿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来自瑞典林雪平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在很大一部分小儿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肿瘤抑制性基因TET2处于沉默状态;该基因能被当前一种名为5-氮杂胞苷的药物疗法再度激活,相关研究结果表明,5-氮杂胞苷或能作为治疗小儿ALL的一种新型靶向性疗法。

2021-08-28

Hypertension:机体肠道微生物组或能部分解释摄入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食物对机体血压所产生的有益效应

来自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诸如浆果、苹果、梨和葡萄酒等富含黄酮类的食物似乎对机体血压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这种关联或许部分能通过肠道微生物组的特征来解释。

2021-08-27

研究开发出亚细胞区室工程策略进行复杂天然产物人参皂的异源生物合成

  在天然宿主中,复杂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和存储存在跨越多种类型亚细胞区室(如线粒体、内质网、脂滴、液泡等)的特征,甚至具有跨越不同组织器官的特征。例如,紫杉醇、阿托品生物碱、人参皂苷、大麻素和甾体激素等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其酶、辅因子和中间体等常具有区室分布的特征。这些特征虽然是宿主长期适应性进化的最佳结果,但也成为其高效异源生物合

2021-08-24

Science Advances:揭示矿物保护和微生物属性对冻土动态的关键调控作用

冻土区具有“增温快、碳储量大”的特点,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冻土碳循环与气候变暖之间的反馈关系也因此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群体关注的焦点。目前,学术界对冻土碳动态的认识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不同模型预测的冻土碳损失相差近9倍(74-652 Pg C;1 Pg = 1015g)。作为调节碳-气候反馈关系的关键参数,冻土碳释放的温度敏感性(通常用Q10表示,即温度每

2021-08-18

研究人员揭示氮输入背景下限制对土壤微生物活性调控的新机制

 氮素增加条件下,土壤酸化和碳限制是微生物活性降低的重要因素。然而,二者对微生物活性降低的相对重要性及相关机制尚不明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韩兴国团队与合作者利用典型草原长期氮添加实验平台,结合添加葡萄糖和石灰的土壤培养实验,通过对微生物生物量和呼吸的分析,对比研究了微生物对土壤可利用性碳和pH变化的响应。研究发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呼吸仅在

2021-08-19

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点凝胶的仿章鱼协同变形变色运动机器人研究中获进展

  自然界中,许多生物通过进化,不断增强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利用协同的形状变形、颜色变化和运动,拥有在不同环境中交流、伪装等能力。科学家尝试设计智能人工材料(特别是具有类生物组织性能的软湿聚合物凝胶)来复制多功能协同行为,这将有利于理解自然的多功能协同行为,并可整合和升级受生物启发的多功能机器人。然而,实现高等生物的三功能协同或多功能

2021-08-09

PLoS Genetics:研究揭示菜粉蝶感受甘蓝中黑芥子的味觉分子基础

   植物中数量庞大且结构复杂的次生物质构成每种植物的独特味道,这些次生物质大多对植食性昆虫具有防御作用,阻碍昆虫的取食。然而,有的昆虫非但不受其影响,反而把它们作为识别寄主植物的标志刺激物。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多种专食性昆虫就是如此。菜粉蝶(Pieris rapae)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嗜食百姓日常食用的甘蓝、花椰菜、油

2021-07-27

Hepatology:红景天激活AMP活化蛋白激酶途径抑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正成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的主要病因。红景天苷(p-羟基苯乙基-β-d-葡萄糖苷)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和抗癌活性。然而,红景天苷对NASH的治疗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仍有待进一步阐明。图片来源: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292604/随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021-07-28

基石药业合作伙伴施维雅公布了艾伏尼布联合阿扎胞用于一线治疗IDH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全球III期研究的阳性数据

8月4日,基石药业(香港联交所代码:2616)合作伙伴全球制药公司施维雅宣布,艾伏尼布(ivosidenib)与化疗药物阿扎胞苷联合治疗先前未经治疗的IDH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成人患者的全球III期双盲安慰剂对照AGILE研究达到了无事件生存期(EFS)这一主要终点。

2021-08-04

eprenetapopt+阿扎胞治疗TP53突变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和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疗效显著!

eprenetapopt是一款p53再激活剂,可重新激活突变型p53蛋白的活性,诱导程序性死亡。

202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