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Zool Syst Evol Res:裂腹鱼属鱼类在云贵高原的演化过程
裂腹鱼属为特产于亚洲高原地区的一类鲤科鱼类。所谓“裂腹鱼”因其腹部肛门和臀鳍两侧各有一排较大的排列整齐的鳞片(臀鳞),两排鳞片之间有一条明显的裂缝,初看起来象是肚子裂开一样,故名裂腹鱼。裂腹鱼类是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特有鱼类,它们是随着青藏高原的形成而出现的,裂腹鱼的演化过程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
Nature Methods:TALEN在斑马鱼同源重组中的精确基因组修改中的应用
Nature Methods杂志是Nature出版社旗下的著名期刊之一,也是方法学领域的权威刊物,主要刊载具有创新性的技术进展,在去年之前,大陆学者在此刊物上发表的技术文章仅有3篇。
Dev Cell:斑马鱼模型揭示阿尔茨海默氏症之谜
关于干细胞调控的基础知识,在斑马鱼胚胎神经组织中,产生令人惊讶人类大脑神经变性疾病新的见解。一项新的研究科学家VIB and KU Leuven确定负责此过程中的分子。
Nat Commun:新型斑马鱼模型或可帮助开发治疗严重癫痫症的疗法
2013年9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表示,斑马鱼携带有一种特殊的突变,其或许可以帮助科学家开发出Dravet综合征(DS,严重肌阵挛癫痫)的疗法,该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儿童癫痫症,其往往会导致耐药性癫痫发作以及小儿发育迟缓。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PNAS:揭示斑马鱼色素细胞形成条带的分子机制
一项研究发现,斑马鱼的特征条带反映了这种动物的皮肤上的色素细胞的运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尽管科研人员长久以来就注意到了数学模型可以准确地重现动物界的许多特征条带和斑点,动物图案背后的生物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尚未得到解释。
Nat Commun:斑马鱼可用于癫痫药物筛选
化学药物Clemizole在“Dravet综合症”的一个斑马鱼模型中能有效防止癫痫类发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这一发现确认了一个新方法,后者有可能被用来识别癫痫病的另类疗法。 “Dravet综合症”是一种从婴儿时期开始的严重癫痫,以严重的、自发的和复发的发作为特征,用现有抗癫痫药物无法有效控制。
Am J Physiol Reg I:研究揭示斑马鱼用鳃如何回收钠离子 外排废物
研究人员在斑马鱼的鳃如何控制钠离子的吸收和外排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这一新发现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肾脏的主要功能。
PNAS:日本科学家解读腔棘鱼全部染色体组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NAS刊登了日本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Genetically distinct coelacanth population off the northern Tanzanian coast。”,研究人员们成功解读了有“活化石”之称的腔棘鱼的全部染色体组,由此发现腔棘鱼具有与哺乳类和爬虫类等陆地动物相同类型的基因,属于鱼类进化到陆地动物的中间类型。
PNAS:陈欣等揭示稻鱼共生系统可持续的生态机制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历史悠久,延续了1200年,2005年被联合国列入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浙江大学陈欣教授研究团队经过6年的试验研究,揭示物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及资源的互补利用是稻鱼共生系统可持续的重要生态学机制。
Envir Pollu:冯新斌等解开高汞污染水库鱼体低汞富集之谜
近日,来自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Insights into low fish mercury bioaccumulation in a mercury-contaminated reservoir, Guizhou, China,”刊登在最新一期的Environment Pollution杂志上,文章中,作者探索了“高汞污染水库鱼体低汞富集”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