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的白尾鹿都感染奥密克戎了,可能还是“突破性感染”...
发表在预印本服务器bioRxiv上的一项新研究(未经同行评议)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纽约的白尾鹿种群中发现高度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近日,发表在《Nature》上的一项研究报道,科学家在美国俄亥俄州的野生白尾鹿(Odocoileus virginianus)中发现了至少三种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提示该物种可能是
Nature子刊:利用高通量液滴微流控技术对来自接受ART药物治疗的HIV感染者的HIV前病毒及其宿主整合位点进行测序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是通过将它的基因组整合到受感染的宿主细胞中,进入可逆的潜伏状态,从而逃避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
J Virol:两种特殊分子组合或有望阻断95%以上的SARS-CoV-2感染
来自蒙特利尔临床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深入理解冠状病毒的致病机制上又取得了重大进展,文章中,研究人员识别并证实了两种小型分子或有望阻断SARS-CoV-2感染机体的肺部细胞,相关研究结果或有
Cell Discovery:揭示慢性HIV感染者T细胞动态变化及ART治疗的影响
王福生/白凡合作采用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和流式细胞荧光分选技术,全面分析了慢性HIV感染期间T细胞亚群的免疫学特征和变化。
柳叶刀子刊:感染新冠后,糖尿病风险增加,轻症患者也不例外
近日,《柳叶刀》子刊《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发表了题为:Risks and burdens of incident diabetes in long COVID: a cohort
Nature Medincine:首个人类主动感染新冠病毒挑战试验,揭开新冠病毒的攻击和传播模式
该研究招募了36名年轻、健康的志愿者,参与了第一次人类新冠挑战性研究。将含有新冠原始毒株的小液体通过滴管滴入志愿者的鼻子中,让他们接触新冠病毒。,其中18人被感染,均为轻症。
Cell:先前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可产生混合免疫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和贝纳罗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相比于通过接种新冠疫苗提供保护的人,在接种新冠疫苗之前感染了SARS-CoV-2的人产生的免疫反应在对抗病毒感染方面更有针对性,并产生更广泛的抗体反应。
Nature:科学家揭示EBV感染与多发性硬化症关联机制
多发性硬化症(MS)是最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好发于视神经、脊髓和脑干,多发病于青、中年,女性较男性多见。MS患者脑脊液(CSF)中的B淋巴细胞参与炎症反应并分泌寡克隆免疫球蛋白。既往研究发现EBV病毒(爱泼斯坦-巴尔二氏病毒)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与MS显着相关,但其具体作用机理尚不清楚。近期,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通过对
揭示李斯特菌逃避免疫反应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机制
一些高致病性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菌株具有更大的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能力。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巴黎城市大学、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和巴黎公共医院网络(AP-HP)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让感染了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的细胞能够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