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激素”与大脑的分子博弈!Nature揭示:可卡因与人类多巴胺转运蛋白相互作用的精细结构,助力进一步理解药物成瘾背后的分子机理
通过解密可卡因作用于大脑的分子机制,研究者有望促进新型靶向药物的研发,以应对人类的成瘾问题,为成瘾症治疗领域带来曙光。
2024-08-20
JAMA子刊:超165万人数据表明,与胰岛素相比,GLP-1受体激动剂与10种肥胖相关癌症风险降低有关
研究结果显示,与使用胰岛素相比,使用GLP-1RAs与10种OAC风险降低有关。
2024-07-21
Sci Immunol | 天然免疫新发现:刘德培团队报道Schlafen-11是细胞内单链DNA的模式识别受体
这项研究发现单链DNA作为一种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可以激活其模式识别受体SLFN11,从而引发天然免疫反应。
2024-06-21
Nature:揭示致幻剂药物与血清素受体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潜在治疗性效益的分子机制
本文研究揭示了靶向作用5-HT1A的致幻剂和治疗性药物的分子机制,有望未来促进开发新型药物来治疗人类神经精神疾病。
2024-05-12
Genistin:一种新的雌激素类似物靶向ERβ缓解血小板减少症
本研究表明,genistin能够直接作用于ERβ,通过ERβ/PI3K/AKT和ERβ/MEK/ERK影响血小板生成过程,从而改善辐射损伤后的血小板减少反应。
2024-05-04
《JAMA·神经病学》:超220万人研究发现,与其他降压药相比,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癫痫风险下降25-30%有关!
与其他几种降血压药物相比,ARB与癫痫风险显著下降25-30%有关,并且这可能是由于ARB自身的药理作用,而非与降低了癫痫的一大风险因素——卒中的风险有关。这一结果巩固了此前德国研究团队的发现。
2024-07-08
Br J Pharmacol:局部应用P2X2/P2X3嘌呤受体抑制剂可抑制药物的苦味和其他味觉
基于研究者对嘌呤受体P2X2/P2X3在味觉细胞到味觉神经纤维的信号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理解,研究者证明局部阻断P2X2/P2X3受体可以暂时抑制味觉,而不影响香气、涩味和刺痛感。
2024-06-18
Nature | 清华大学等团队揭示配体效应如何调控μ阿片受体的构象动态
该研究检测了9种具有独特药理特征的具有代表性的µOR配体对TM6构象和动力学的影响,包括纳洛酮(拮抗剂)、TRV130、PZM21等。
2024-04-12
Sci Transl Med | 上海交通大学张诗宜/罗洁等合作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诱导皮疹的潜在机理及应对策略
该研究在啮齿动物模型和中试临床试验中评估了Janus激酶(JAK)抑制对EGFRi诱导皮疹的影响。
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