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Sphere:如何理解社交隔离与微生物感染?

减少社交距离是专家建议的减少COVID-19传播策略的关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SARS-CoV-2病毒主要通过唾液或空气传播的呼吸道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采取防护措施,例如戴口罩,洗手和避免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可以防止病毒扩散。

2020-09-18

Science:快速识别和隔离有症状的COVID-19患者可缩短平均系列间隔

2020年7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香港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识别和分离有症状的COVID-19感染者可以缩短平均系列间隔(serial interval)。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7月21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

2020-07-23

科学家或有望利用肠道微生物开发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性措施

2020年7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Metabolism上题为“The Gut Microbiota in Prediabetes and Diabetes: A Population-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哥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肠道微生物

2020-07-29

Science:详细解读预防下一次大流行病所需采取的措施和付出的经济成本

2020年7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迄今为止,COVID-19造成的损失至少为2.6万亿美元,并且可能是这个数字的10倍。这是100年来全球最大的一次大流行病。在出现6个月后,它已经造成60多万人死亡,并正在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教授Andrew Dobson问道,“如果要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需要花费多少钱?

2020-07-27

华中科大、哈佛重建武汉疫情动态:干预措施减少96%感染者

 当地时间7月16日,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的一项建模研究显示:2020年1月至3月逐步采取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多管齐下,将武汉截至3月8日的累计感染人数降低了96.0%。同时在1月至3月间,最多可能有87%的COVID-19病例未被发现,未发现或确诊的病例包括无症状、症状前或轻症感染者。这些群体在疾病的传播中或许起到了重要作用

2020-07-17

研究揭示峨眉锥栗的杂交起源和生殖隔离位点非均匀分布

研究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的难点在于,检验杂交直接影响生殖隔离的形成。7月6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副研究员孙永帅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Genomic basis of homoploid hybrid speciation within chestnut tre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中国特有的峨眉锥栗研究系统为

2020-07-13

有效预防乳腺癌的多种关键措施

2020年6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Reviews Cancer上题为“Key steps for effective breast cancer prevention”的综述报告中,来自墨尔本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论述了进行乳腺癌预防的有效步骤。尽管经过了几十年的实验室、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如今全球人群的

2020-06-29

FDA官员:落实监管新举措 将取消一项重要的激励措施

 尽管在过去的十年中获批的罕见病用药数量有所增加,但罕见病患者面临的现实问题仍然是,对于绝大多数罕见疾病,没有获批的罕见病用药。针对这样的现实难题和罕见病用药、基因疗法的发展,FDA有哪些针对性的新举措?但引人注目的是,一项针对儿科罕见病用药的激励措施,将于今年9月到期退出。6月18日,参加DIA 2020年会相关环节讨论的多位FDA官员,介绍了促

2020-06-23

居家隔离期间如何获得良好的睡眠?

对许多人来说, COVID-19大流行期间不得不居家工作导致人们出现了新的不良后果:睡眠不足。

2020-06-06

Science:在COVID-19疫情期间,中国采取的封锁措施导致污染排放大幅减少,但局部地区仍出现严重雾霾

2020年6月22日讯/生物谷BIOON/---COVID-19封锁导致全球空气质量改善的病毒前后图像可能无法描绘出完全准确的画面,至少在中国是这样。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报道,虽然在封锁期间污染排放有了大幅减少,远远超过了中国在北京奥运会前用于临时治理空气污染的“奥运蓝”努力,但是其他涉及复杂大气化学和气

20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