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Immunol:科学家揭示在寄生虫感染期间能调节机体免疫反应的一种意想不到的机制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寄生虫所诱导的IL-4能驱动CD22反向抑制的TVM细胞的扩张和激活。
2025-02-16
J Adv Res:制备纳米凝胶提高环氧虫啶对柑桔黄龙冰病媒柑橘蚜毒力和持久性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以环氧虫啶为载体的纳米凝胶(NG)给药体系,所得Cyc@NGs具有较高的载药效率(60 wt%)。
2024-09-30
Int J Mol Sci:大脑内皮细胞释放的外囊泡,成为体外守护人脑和脐静脉内皮细胞、抵御弓形虫感染的关键力量
研究发现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比人脑血管内皮细胞对弓形虫感染更敏感且炎症反应更强。人脑血管内皮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可降低两种细胞的弓形虫感染率,而寄生虫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则有相反作用。
2025-04-12
Nature子刊:自带细菌孢子的塑料,在废弃后“吃掉”塑料,减少污染
研究团队表示,含细菌孢子的聚氨酯塑料或能取代传统的不可回收热塑性聚氨酯,成为一种有环保潜力、机械韧性强且可快速降解的选择。
2024-05-02
Cell Host & Microbe:常见的膳食补充剂或能保护机体抵御隐孢子虫的感染
来自Francis Crick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常见的膳食补充剂或能保护机体抵御慢性隐孢子虫感染。
2023-12-11
这个寄生虫化身肠道健康新盟友?Cell:人芽囊原虫与心血管健康及体脂指标之间存在正向联系
来自特伦托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来自全球超过5万名个体进行分析后发现,人芽囊原虫携带者或许与机体良好的心血管健康和体脂减少指标有关。
2024-07-15
《细胞》:寄生虫,但很健康?!32国5万余人分析显示,携带芽囊原虫竟与更健康的饮食和更好的心脏代谢特征有关
芽囊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原生生物,有多种不同亚型(ST),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泛分布,相对来说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更高,可达100%。根据2000年的数据,美国感染率约为23%。
2024-07-14
J Adv Res:新型硫代氨基脲和1,2,4-三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驱寄生虫活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II-1在所有测试模型中都表现出体外驱虫活性。此外,计算机研究表明,活性最高的化合物II-1可能通过抑制微管蛋白聚合和SDH酶的作用模式。
2024-06-15
常凌乾/王杨/钱海生团队开发电微流控生物芯片,实现隐球菌快速裂解和灵敏检测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电微流控生物芯片。该芯片集样本制备和结果定量于一体,实现了“样本进,结果出”的目的。芯片可以在20分钟内检测出隐球菌,并在1小时内达到最大检测限,且能够有效的区分隐球菌的两种亚型。
202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