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能啃小肠细胞的阿米巴

Entamoeba histolytica是发展中国家儿童致命腹泻病的致病病原体,之所以这样来命名是因为它能够破坏宿主组织,尽管该效应的机制并不清楚。

2014-04-24

Nature:一种对疟原虫传播到蚊媒起关键作用的调节性蛋白

最近,两个独立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作为主要的基因调控因子调节疟原虫有性阶段雌雄细胞发育(这种有性阶段的疟原虫称为配子体)的调节性蛋白,该发现揭示了长久以来困扰疟原虫生物学界的一个秘密,其发现对人类健康有

2014-02-27

Nat Genet:疟原虫基因组测序揭示抵抗疟疾的挑战和机遇

两个跨国研究小组最近对疟原虫基因组进行测序而发现这种寄生虫存在遗传变异性,从而给人们根除这种寄生虫带来新的挑战,但是同时也提供一种更加清晰和更加详细的遗传组成图片,从而为开发抵抗疟疾的药物和疫苗提供一幅初始的路线图。 这两篇研究论文都发表在最新一期Nature Genetics期刊上。

2012-11-19

PNAS:阿米巴原虫为光合作用进化提供关键线索

植物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就是光能转换成化学能的过程不同。当没有光可用时,能量从碳水化合物和糖的分解中而来,就象动物和细菌细胞一样。两种细胞器负责这两个过程,即叶绿体负责光合作用,线粒体负责糖分解。一项新研究已打开了一扇通往叶绿体进化早期阶段的窗口。这项研究在线发表在2月27日到3月2日的PNAS上。

2012-11-18

JCI:解开疟原虫致命面纱有望开发出抵抗疟疾的疫苗

疟疾每年导致上百万死亡。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市贝尼特研究所(Burnet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在寻找抵抗疟疾的疫苗过程中取得一项重大突破:他们揭开被称作变异性表面蛋白(variant surface antigens, VSAs)的疟原虫蛋白的秘密。他们将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期刊上。

2012-11-18

PLoS Pathog:抑制CDC20有助防止疟原虫繁殖

疟疾(Malaria)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临床以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出汗和贫血、脾肿大为特征。儿童发病率高,大都于夏秋季节流行。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通过被感染的蚊虫的叮咬传播疟疾。这种传染病每年夺去大约100万人的性命,导致4亿人感染。

2012-11-19

Cell Host & Micro:发现镰刀状红细胞中的microRNA可明显抑制疟原虫繁殖

2012年8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为何镰刀状细胞病(贫血)病人相比正常红血细胞的病人在患疟疾时候表现出的病情较轻,研究者发现红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以通过调节改变寄生虫的基因表达来改变寄生虫的活动和行为。

2012-11-18

Cell Host & Micro:科学家发现疟原虫基因组中存在DNA的甲基化修饰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药物,其可以有效杀灭耐药性的疟原虫。

201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