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cleic Acids Research:研究揭示长非编码RNA对节律基因的调控机制
3月8日,《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严军研究组题为A class of circadian long non-coding R
昆明动物所发现裸鼹鼠的抗癌特性与长链非编码RNA密切相关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孔庆鹏课题组研究发现裸鼹鼠的抗癌特性与长链非编码RNA密切相关,相关成果发表在《表观遗传学与染色质》(Epigenetics & Chromatin)上(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昆明动物所博士研究生
如何利用基因魔剪—CRISPR技术来进行非编码基因组功能的研究?
我们或许才刚刚开始打开对巨大的基因组非编码区域的研究,基于CRISPR的两项新技术或许就能够帮我们开启研究的新篇章。我们(原文笔者)能够很好地理解基因组中编码蛋白组分背后的规则,同时通过对DNA序列的观察我们也能够找出从事编码作用的基因的开始以及终止位置。
孙宝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重要环境微生物的生理、生化、遗传及基因组学;细菌小分子信号转导与生物膜发育及致病机理;细菌非编码小分子RNA调控的细胞行为。
重要环境微生物的生理、生化、遗传及基因组学;细菌小分子信号转导与生物膜发育及致病机理;细菌非编码小分子RNA调控的细胞行为。
我国学者揭示长链非编码RNA顺式调控基因表达的新模式
国际学术期刊Cell Stem Cell(《细胞·干细胞》)于近日在线发表了清华大学医学院沈晓骅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Divergent lncRNAs regulate gene expression and lineage differentiation in pluripotent cells”
张荣信:长非编码RNA与自身免疫疾病
在报告中,张荣信教授为我们重点介绍了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中lnc-894-3敲除对病情的影响。
宋旭:长非编码RNA-蛋白质相互作用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报告介绍了IncRNA在染色质水平、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3个水平上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同时,也对这些Inc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吴缅:竞争性内源长非编码lincRNA-32是肿瘤抑制因子
最近研究发现一个由c-Myc转录的新的长非编码RNAlincRNA-32,它可以和编码的FBW7mRNA竞争结合微小miR568;通过连接c-Myc的降解,这一ceRNA保持了c-Myc在细胞中的稳态。lncRNA-32通过对c-Myc的抑制作用起到了tumor suppressor的功能。
葛峰:长链非编码RNA-HOTAIR的功能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HOTAIR可以通过调控一种关键的细胞骨架蛋白-vimentin(VIM)的表达来调控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抑制HOTAIR的正常表达还会导致线粒体的功能紊乱以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充分表明HOTAIR的正常表达在维持癌细胞线粒体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长链非编码RNA功能研究
在2014肿瘤转化医学研讨会上,孙教授就“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长链非编码RNA功能研究”做了精彩演讲。孙树汉教授现任第二军医大学医学遗传学教研室主任,“遗传学”国家重点学科主任,全军医学分子遗传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二军医大学遗传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