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草不同生活史阶段对痕量元素铜和镉胁迫响应及解毒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杨红生课题组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Programmed responses of different life-stages of the seagrass Ruppia sinensis to copper and cadmium exposure的最新研
ACS子刊:中法科学家联手发现调节大脑中的铜离子水平有望降低阿尔茨海默病中的记忆丧失
2020年12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特点是患者大脑中存在淀粉样蛋白斑块。淀粉样蛋白斑块是蛋白片段在细胞外形成的凝集物,存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它们捕获铜,其含量约为健康大脑中的5倍。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配位化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开发
研究人员基于纳米酶仿生设计人工过氧化物酶体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纳米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高利增、范克龙和中科院院士阎锡蕴团队通过整合纳米酶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仿照天然酶的活性中心和辅因子的协同作用,设计了一种能够模拟过氧化物酶体内多种天然酶活性的纳米酶,并基于此纳米酶构建了一种可在生理条件下工作的人工过氧化物酶体(artificial peroxisome),并将其用于改善高尿酸血症和缺
可生物降解稀土无机纳米生物医学探针研究获进展
稀土无机纳米发光材料作为新一代发光纳米生物医学探针,因其发光性能优异、化学性质稳定及自发荧光干扰小等优点,已在各种危重疾病如肿瘤的精准诊断和治疗等领域展现出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已报道的稀土无机纳米生物医学探针都可生物降解,易在生物体内聚集,无法以代谢的方式排出体外,这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临床应用和成果转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
自组装纳米材料构筑无辅因子的氧化模拟酶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丁宝全课题组与施兴华、王会课题组,联合北京化工大学王振刚课题组、清华大学教授刘冬生,在生物分子自组装催化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Cofactor-free oxidase-mimetic nanomaterials from self-assembled histidine-rich peptides为题,在线发表在
科学家发现基于纳米生物学技术的新型癌症免疫疗法
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Trained Immunity-Promoting Nanobiologic Therapy Suppresses Tumor Growth and Potentiates Checkpoint Inhibition”,来自西奈山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新型癌症免疫疗法开发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文章中,
Science:揭示超强效的合成纳米抗体中和新冠病毒机制
2020年11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在过去的20年里,有三种人畜共患的β冠状病毒进入人类群体,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症状,死亡率很高。COVID-19大流行是由SARS-CoV-2引起的,SARS-CoV-2是这三种冠状病毒中最容易传播的一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任何冠状病毒的预防治疗方法获得批准,而且针对SARS-CoV-2的有效和广泛可用的疫苗
纳米孔测序成为基因测序蓝海
齐碳科技宣布完成4000万元的第三轮融资,领投方为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雅惠精准医疗基金,百度风投继续跟投。本轮资金将全部用于新一代纳米孔基因测序仪的技术研发,计划于2020年1月研发出最小可行化产品。齐碳科技的纳米孔基因测序属于第四代测序技术。与前代测序技术相比,它的特点是利用电信号实现单分子测序,不需要进行PCR扩增。这种测序方式的优势非常显着
利用纳米金刚石的量子特性进行试纸横向流动测试,可将灵敏度提高10万倍
2020年11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纳米金刚石(nanodiamond)的量子传感能力可用于提高基于试纸的诊断测试的灵敏度,从而有可能允许更早地检测HIV感染等疾病。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11月26日的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pin-enhanced nanodiam
研究开发出新型X射线响应降解纳米载药系统
化疗是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治疗方式,但是单分子化疗药物生物利用度低、治疗副作用大,给患者身心及其家庭带来负担。利用纳米技术将单分子化疗药物制备成纳米药物,可实现化疗药物肿瘤靶向和可控释放,从而改善治疗效果并降低毒副作用,有利于实现高效低毒化疗。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具有合成简单、结构可控、化学剪裁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较好临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