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Phytologist:揭示蜈蚣草对砷长距离转运的分子机制
植物修复技术是应对土壤砷污染的解决方案之一,也是实现土壤持续安全利用的绿色环保技术。蜈蚣草是土壤砷污染植物修复研究的模式物种,其对砷超积累的分子机制是近年来环境植物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领域。高效的砷长距离转运效率是蜈蚣草超积累砷的重要特征,其中木质部装载是蜈蚣草高效砷转运的关键环节,但该过程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近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
Molecular Cancer: CRISPR筛查发现PSTK对化疗所致肝癌铁死亡的保护作用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与不良的患者预后有关。到目前为止,治疗耐药性的出现阻碍了用于治疗肝癌患者的靶向治疗的有效性。
Nature子刊: 激酶复合体mTORC2通过防止铁死亡促进病毒特异性记忆CD4+ T细胞的寿命
抗原特异性记忆CD4+ T细胞可以持续存在并提供快速和有效的保护,防止微生物再次感染。然而,记忆性CD4+ T细胞池长期维持的机制仍在很大程度上未知。
Science:揭示小分子抑制剂与三磷酸腺苷结合盒式转运蛋白超家族MsbA蛋白变构机制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式(ATP Binding Cassette, ABC)转运蛋白是一类跨生物膜运输的蛋白。ABC转运蛋白可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细菌胞内有毒化合物排出,从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ABC转运蛋白是潜在的小分子药物靶标,但是小分子药物调控ABC转运蛋白的机制仍然不清楚。近日,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团队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题为“distinc
Journal of Hepatology: 胆汁酸转运体基因的组蛋白乙酰化在肝硬化中起关键作用
肝硬化是一种致命的肝病,纤维化是其主要特征。由于缺乏能够反映临床特征的遗传动物模型,目前肝硬化的分子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方法有限。
Nature Plants:阐明干旱信号调控碳转运和根系生长的分子机制
干旱造成作物生产的损失,危害粮食安全。植物因其固着生长的特性而难以躲避所受到的胁迫,被迫进化出适应逆境的机制。植物通过关闭气孔、减缓生长、衰老和休眠等“节流策略”,减少干旱下水分和养分的消耗;植物还利用强大的根系、向水性以及C4和CAM光合途径等“开源策略”,从土壤中获取水分和养分,维持干旱下的生长。解析开源策略调控机制,是作物抗逆节
PLoS Biol:与帕金森病相关的LRRK2基因突变导致大脑中的铁错误定位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的Mark Cookson及其同事们发现一种常见的与帕金森病相关的基因突变驱动铁在活化的小胶质细胞中错误定位。这一结果可能有助于解释这种疾病中受影响的大脑区域中有毒铁的积累,并为开发旨在校正这种铁转运缺陷的疗法提供基础。
双靶点,铁死亡,免疫治疗强上强
肿瘤免疫治疗在癌症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前景,不仅是2013年《科学》杂志评选的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也因相关研究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肿瘤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治疗、肿瘤疫苗等。遗憾的是,在临床应用中,只有一小部分晚期癌症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有反应。为了提
Science Advances:纳米催化非铁基类铁死亡治疗研究获进展
铁死亡是一种以铁依赖的、活性氧(ROS)水平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失活和细胞脂质过氧化发生为特征的非凋亡性细胞死亡。当前报道的多数纳米催化铁死亡局限于铁基材料。非铁基纳米材料诱导的以ROS增加和GPX4失活的类铁死亡细胞死亡方式鲜有研究,对该方面的探索或为铁死亡治疗提供更有希望的发展前景。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