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揭示铁死亡在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关键机制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目前临床尚无有效的抗肝纤维化治疗药物。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核心环节,靶向诱导HSC死亡是防治肝纤维化的有效措施。铁死亡(Ferroptosi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全新的细胞死亡方式,靶向诱导HSC铁死亡有望成为肝纤维化治疗的
科学家们详细解释细胞“铁死亡”背后的代谢分子基础!
2021年1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Metabolism上题为“The Metabolic Underpinnings of Ferroptosi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铁死亡(ferroptosis)的代谢基础;异常代谢和生化过程所导致的急慢性细胞压力或会诱发普遍的非细胞凋
Cell Metab:新研究揭示保护癌细胞免受铁死亡的新机制
2021年1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癌症的特征包括快速的细胞增殖和代谢活动。但这些过程也会导致细胞氧化应激的增加,以及细胞死亡的风险。为了规避超速生长带来的负面后果,癌细胞会刺激减少氧化应激的途径来避免细胞死亡。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莫菲特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新发现的生化途径,该途径可以保护癌细胞免受一种叫做铁死亡(ferroptos
研究人员开发出高生物兼容性铁基T1造影剂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王俊峰课题组在生物蛋白模板调控纳米晶体生长及应用领域取得进展,制备出造影效果好、生物安全性高、方法简单的造影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以In Situ One-Pot Synthesis of Fe2O3@BSA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as E
PNAS:利用细胞“铁死亡”或有望帮助开发新型癌症疗法
2020年12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果科学家们在研究癌症混乱生物学中还存留一线希望的话,那就是赋予癌细胞生长优势的相同特征往往也提供了让科学家们破坏癌细胞的机会和希望。日前,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癌细胞或能展示出特殊的代谢改变,从而使其对特殊类型的细胞死亡方式(铁死
细胞凋亡:六种最佳测定方法
细胞凋亡是程序性细胞死亡的高度调控形式,在多细胞生物发育过程中、整个生命周期以及对细胞应激作出反应时均可发生细胞凋亡。核固缩、细胞皱缩、质膜出泡和 DNA 断裂是细胞凋亡的典型特征。 Caspases 蛋白水解酶家族充当着细胞凋亡的中心调节因子,而其活性又由多种其他促凋亡和抗凋亡蛋白所平衡。细胞凋亡的失调发生在多种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
研究发现亚铁与多硫协同诱发细菌铁死亡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纳米酶工程实验室高利增课题组等以Nano-decocted ferrous polysulfide coordinates ferroptosis-like death in bacteria for anti-infection therapy为题在Nano Today上发表研究论文称,他们发现
亚盛医药细胞凋亡管线再获进展
10月9日,亚盛医药宣布,美国FDA日前授予该公司细胞凋亡管线在研原创新药MDM2-p53抑制剂APG-115、Bcl-2/Bcl-xL抑制剂APG-1252两项孤儿药资格,分别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小细胞肺癌(SCLC)。截至目前,亚盛医药共有4个在研新药获得6项FDA孤儿药资格。“孤儿药”又称为罕见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罕见病
Cancer Res:细胞凋亡抑制剂或能促进某些淋巴瘤对多种疗法产生耐受性
2020年10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淋巴瘤是机体免疫系统中一组不同种类的癌症,而免疫系统则是抵御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主要防御系统;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筑波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癌细胞对癌症免疫疗法主要和适应性耐受发生的风险因素和分子机制,这一研究发现或有望帮助开发新
湿地植物根际铁碳关系研究取得进展
目前,铁碳关系是湿地生物地球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铁(Fe)氧化物对有机碳(OC)的双重作用,既可以通过吸附或共沉淀的方式保护有机碳避免受到微生物的分解,又可通过铁还原菌(FeRB)介导的异化还原铁过程导致铁结合态有机碳(OC-Fe)的释放。但目前铁碳关系的研究集中在大尺度上,鲜有研究考虑到植物根际微域的铁碳关系。根际铁碳关系的研究可明晰铁-碳-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