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我国科学家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研究中获得重要进展

我国科学家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研究中获得重要进展,由北京大学邓宏魁研究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彭小忠研究团队和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沈中阳研究团队合作,解决了高效诱导人多能干细胞(IPS)分化成为功能成熟的胰岛细胞的难题,有望在将来成为治愈1型糖尿病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研究团队利用临床前期灵长类糖尿病动物模型,系统性评价了IPS来源的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2-02-04

Plos Genetics:揭示新烟碱类和多杀菌素类等重要杀虫剂的分子靶标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 nAChRs)是一种主要表达于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五聚体配体门控阳离子通道,也是新烟碱类(neonicotinoids)和多杀菌素类(spinosyns)等重要杀虫剂的靶标。但是近年来,害虫抗性和对蜜蜂的毒性问题限制了其发展并促使了砜亚胺类(sulfoximi

2022-02-10

近期肠道微生物研究领域重要成果解读!

肠道微生物是生活在人类机体肠道中多种微生物群体的综合,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其与人类疾病的方方面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本文中,小编就对近期研究人员在肠道微生物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Pixabay/CC0 Public Domain【1】Nutrients:吃葡萄或能增加机体肠道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并帮助降低机体的胆固醇

2022-01-27

前列腺素途径:癌症预防和治疗的机遇

由于前列腺素(PGs)、前列腺素-过氧化物合成酶(PGs)和前列腺素受体(PG受体)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前列腺素(PGs)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2022-01-18

多篇重要研究成果解读卵巢癌研究新进展!

卵巢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约有31.4万新增病例,及20.7万死亡病例;死亡率在妇科肿瘤中位居第二。本文中,小编对近期科学家们在卵巢癌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1】Cancers:天然产物β-七叶素有潜力阻止卵巢癌转移doi:10.3390/cancers1316393

2022-01-27

Cell:血液中的镁对于宿主机体免疫系统抵御癌症和感染至关重要

来自巴塞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T细胞需要充足水平的镁才能有效发挥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对于癌症患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22-01-29

Science Advances:我国科学家发现辅酶Q合成途径关键酶

辅酶Q(Coenzyme Q)是真核生物和部分细菌中存在的一种萜苯醌类化合物,是细胞呼吸和细胞代谢的激活剂,也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和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然而,辅酶Q在真核生物中的生物合成途径尚未被充分阐明。近期,我国科学家鉴定出真核生物线粒体中辅酶Q合成途径的关键酶——苯环6位羟化酶CoqF,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标题为“A u

2022-01-16

科学家从系统生物学角度揭示引起脊柱裂的关键途径

脊柱裂(Spina bifida, SB)是由胚胎发育中神经管闭合失败所致的一种结构性出生缺陷,约70%的SB病例由遗传因素所致。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是复杂遗传病基因定位的常用手段。然而,由于SB的相对罕见性、遗传异质性、外显不全和环境影响,导致通过GWAS识别SB风险基因变异存在诸多挑战

2022-01-16

CircRTN4通过CircRNA-miRNA lncRNA途径和稳定上皮间充质转化蛋白促进胰腺癌进展

环状RNA(CircRNAs)在许多生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CircRNAs在癌症中关键作用的详细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

2022-01-21

科研人员提出新方法评估典范分析中解释变量的相对重要

  典范分析(canonical analysis)是生态学多元统计的核心分析方法,主要用于量化环境因子(解释变量)对多物种生物群落(响应变量)的决定作用。由于涉及参数较多,典范分析中的对具有多重共线性的解释变量的相对重要性评估是个尚未解决的难题。以往的分析使用简单效应(simple effect)、边际效应(marginal effec

202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