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科学家发现运输细菌毒素进入宿主细胞引发疾病的关键受体
近日,一项来自弗莱堡大学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了将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偷运”进宿主细胞的受体,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引发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的病原菌,TpeL毒素是其产生的一种细菌毒素,该毒素和许多梭菌属菌株产生的毒素非常相似,这种毒素可以结合到细胞表面分子上随后会慢慢进入到细胞中引发细胞死亡,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NAS上。
Science:质谱法解析抗生素在细菌细胞内部作用的分子机制
2012年1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威尔康乃尔医学院的研究者揭示了,一种当前用于检测和测定蛋白质、脂质的工具-质谱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准确“看到”药物如何在细胞内部工作来杀灭感染的微生物病菌。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11月1日的国际杂志Scinece上,研究成果或可帮助研究者改善当前的抗生素,并且设计出新型的抗生素来抵御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比如肺结核(TB)。
Mol Cell:过氧化氢可有效阻止细菌细胞内蛋白质聚集体的形成
2012年1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科学家目前并不确定为何不正确的蛋白质形式和聚集成团现象是神经变性疾病的重要标志,神经变性疾病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ALS)、阿尔兹海默氏症和疯牛病等。刊登在11月1日的国际杂志Molecular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耶鲁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在细菌中研究疾病的发病过程来揭示不正确形式的蛋白质的聚集体的形成过程。
Nat Methods & Sci Rep:揭示细菌如何来攻击宿主细胞引发机体感染
来自马普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等处的研究人员揭示了细菌这种锚定蛋白质的结构组分,并且了解了其生物合成的过程,这就可以帮助研究者开发出新型的抗生素来抵御这种致病菌的感染。
Science:特殊免疫细胞维持共生细菌在特定位置发挥作用
健康小鼠的改色组织,图中显示共生细菌存在于这些组织中,肠上皮细胞为绿色。(Credit: Gregory Sonnenberg, Ph.D.; David Artis, Ph.D., 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cience) 健康人的肠道内存在100万亿各种有益的细菌,而且这些细菌仅仅在肠道内生存...
Immunity:肠道细菌的代谢产物或可维持肠道上皮细胞的防御功能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Immunit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叶史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机体肠道中帮助消化的细菌或许可以帮助维持肠道内膜的完整性,这项研究为开发治疗炎性肠病等一系列消化道疾病的新型疗法提供了一定帮助。
Nature:揭示霍乱弧菌“纳米匕首”杀死竞争性细菌和人类细胞的机制
VipA-荧光蛋白融合物的荧光显微镜图片。 细菌一生都处于永不休止的斗争当中,不同细菌物种争夺对它们的竞争者的支配权,如果是病原菌的话,它们则要争夺对遭受它们感染的宿主的支配权。
Nature:首次证实脑细胞频繁基因重组
科学家早前发现,在人类的细胞中,与遗传相关的细胞存在遗传基因重组现象。 由英国爱丁堡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等机构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人类脑细胞会高频度地进行基因重组,脑细胞之间的基因各不相同。此次国际研究小组的发现首次证实了人类脑细胞也同样存在基因重组现象。 这一成果能够说明为何人类仅有2万多个遗传基因,脑细胞便可以进行记忆、思考等复杂的活动。
Nature:科学家利用细胞重组技术将成年小鼠机体细胞重编程为胚胎干细胞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细胞分裂期间两个胚胎的细胞质成功地将成年小鼠的机体细胞转化成了胚胎干细胞,该项研究对于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进行再生医学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