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CELL:探索原发性和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中干细胞标记物
近段时间Bülent Polat教授及其团队针对癌症干细胞(CSCs)开展了相关研究,以望发现确定的标记来识别这些干细胞。
鲟鱼性别特异性分子标记开发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鱼类生殖发育与细胞工程研究团队通过对施氏鲟雌雄群体进行基因组重测序以及比较分析,筛选到施氏鲟雌性性别特异性DNA片段,并通过引物设计和群体验证,表明所获得的雌性性别特异性DNA分子标记在鲟科鱼类中具有通用性。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在国际期刊《Genomics》(2021年影响因子为5.736)发表。鲟鱼个体大
间质来源的细胞外囊泡mRNA标记表明前列腺癌的组织学性质
前列腺癌的组织学评估是关键的诊断试验,可以预测疾病的结局。然而,这是一种有创性的手术,具有相关的风险,因此非常需要非有创性的检测来支持诊断途径。疾病进展和随后的不良预后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存在改变的基质。
研究利用动态网络生物标记分析发现甘薯膨大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张鹏研究组与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陈洛南研究组合作,在The Plant 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Dynamic network biomarker analysis discovers IbNAC083 in initiation and regulation of sweet
MUCOSAL IMMUNOL:组织信号标记ILC2s中Aiolos的表达以调节2型免疫
第2组先天淋巴细胞(ILC2)是缺乏T和B细胞抗原特异性受体的ILC亚群,ILC2s在主转录因子GATA结合蛋白3(GATA3)的表达和功能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方面与CD4+ 2型T辅助细胞(Th2)相似。该研究对调节Aiolos表达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组织ILC2中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并为疾病期间特异性靶向ILC2提供了潜在的见解。
研究利用小分子蛋白复合物标记干细胞并实现高时空分辨率活体示踪
干细胞疗法在临床试验中被用于皮肤损伤、血液和心血管疾病、软骨缺损、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然而,由于干细胞治疗的复杂性,其疗效及安全性长期被质疑。其中,干细胞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未知是被质疑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干细胞追踪常用的PET-CT、MRI成像存在价格昂贵、时间空间分辨率有限、通量低等劣势。近年来,活体近红外二区(NIR-II,1000-1
JAMA Cardiol:科学家识别出与心脏病发病相关的特殊DNA标记
2021年8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血液中的DNA甲基化是否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美国的印第安纳社区人群常常会经历高负担的冠心病,因此研究人员就需要制定相关的策略来识别风险人群并实施预防干预措施。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JAMA Cardiology上题为“Blood DNA Methylation and Incident Coronary H
Nature:揭示降低未被泛素标记的蛋白水平可延长寿命
2021年7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小分子蛋白泛素在调节衰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前人们知道泛素控制着信号转导和代谢等过程。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德国科隆大学的David Vilchez教授及其团队对模型生物秀丽隐杆线虫(一种广泛用于衰老研究的线虫)衰老期间的泛素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定量分析。这种称为泛素蛋白质组学(ubiquitin
Front in Genet:DNA标记或能促进基于血液的检测手段 从而有效评估癌症疗法的预后
2021年7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检测组织活检中的细胞改变一直是癌症诊断的基础,然而,组织活检具有侵入性,且由于取样位置、取样频率的限制和对组织异质性的代表性差,常常会受到不准确的限制。20世纪40年代末,研究人员在机体血液中发现了无细胞的DNA(cfDNA),近些年来基因组学和计算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今,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Frontie
Nature子刊: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识别复杂疾病的重要生物标记物
2021年5月27日讯/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发展,通过世界各地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形成了大型公共数据库,如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这对阐明疾病表型的分子机制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由于癌症等复杂疾病的病理以及其在遗传、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水平上复杂的分子机制,研究复杂的人类疾病仍具有挑战性。目前,已有很多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开发出来,包括非线性核支持向量机(SV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