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代谢》:南京医科大研究团队首次揭示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吲哚-3-乳酸影响结直肠癌发展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在最近的《细胞·代谢》杂志上,南京医科大学的刘星吟教授团队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2],植物乳杆菌L168及其代谢产物吲哚-3-乳酸(ILA)可以改善肠道炎症和肠道微生态,抑制结直肠癌的发展。ILA可以使
Nature:揭示染色体不稳定性和表观遗传改变之间存在意想不到的关联性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下称MSK团队)揭示了癌症的两种重要特征---染色体不稳定性和表观遗传学改变---之间的一个先前未知的联系。这一发现不仅为基础科学生物学研究
Cell:揭示特定组蛋白突变导致严重神经发育综合征的遗传机制
在一项新的开创性研究中,来自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三种特定组蛋白突变(H3.3G34R、H3.3G34V和H3.3G34W)的发育后果,揭示了导致严重神经发育综合征的遗传机制。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揭示动物发育过程“古老”和“年轻”基因的表达模式
这一研究揭示了不同细胞类型在转录组年龄上的显著差异,有助于对不同细胞的进化起源进行估计,为理解驱动物种进化的遗传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Nature:揭示多基因评分的准确性在不同遗传血统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多基因评分(polygenic scores)---对个体的复杂性状和疾病倾向的估计---有希望识别有疾病风险的患者并指导早期的个性化治疗,但是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发
JCO:特殊的遗传线索或能帮助预测白血病患者治疗失败的风险
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或能成功预测哪些儿童白血病患者对化疗反应不佳的风险较高,这或许就能帮助临床医生完善疗法策略从而给予患者最佳的成功治疗机会。
Cell:成功构建出可以研究人类小胶质细胞的发育和功能的类器官模型
来自美国索尔克生物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开发出一种类器官(organoid)模型,即一种模拟人体组织特征的三维细胞集合。该模型使得他们能够首次在人类来源的活组织中研究人类小胶质细胞的发育
中科院团队揭示细胞「内卷」机制,能防止机体出现肿瘤或病变,为大脑皮层发育带来全新概念
发现每个神经干细胞的评分高低与 Axin2 水平呈负相关,而与 p53 信号通路、压力相应通路、蛋白折叠通路的激活水平呈正相关。
Science:利用CRISPR和单细胞测序精确确定性状和疾病的因果遗传变异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纽约大学和纽约基因组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将遗传关联研究、基因编辑和单细胞测序结合起来,以应对这些挑战并发现血细胞性状的因果变异(causal variants)和
上海复旦大学舒易来团队开发了一种遗传性耳聋理想的小鼠模型
先天性听力损失是儿童中最常见的感觉障碍之一,超过一半的病例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超过100个基因与综合征和非综合征性听力损失有关,包括常染色体显性基因座、常染色体隐性基因座、x连锁基因座和线粒体基因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