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遏制冠状病毒危机,科学家们在6个关键方面取得了进展
2020年4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从中世纪欧洲的瘟疫到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下一次公共卫生灾难的幽灵已经占据了科学家们的头脑,吸引了作家们的想象,也引起了阴谋论者的争论。现在,一种新的冠状病毒正在席卷世界,长期预测的百年一遇的大流行已成为现实。新的知识正在迅速积累,但是关于这种病毒,SARS-CoV-2,以及它所引起的疾病,COVID-19的
阻止冠状病毒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
2020年4月6日讯 /生物谷BIOON /——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传播迅速,但在不同国家传播速度不同。迄今各国已执行了各种紧急反应和政策战略,结果各不相同。最先受到疫情冲击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在应对"非典"等以往流行病的基础上取得了进步。其他国家正在学习这一点,但也采取了自己的战略。可能没有适用于每个人的最佳战略,因为在不同的政治和卫生系统、社会
Nat Med:科学家们呼吁采取全球应对措施,保护COVID-19疫情大爆发期间最脆弱的人群
2020年4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之前称为2019-nCoV)导致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2020年4月8日,一篇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上的标题为“COVID-19 in humanitarian settings and lessons learned f
Science:新研究解释了中国采取的社会隔离等措施导致COVID-19病例数量在指数增长后快速下降
2020年4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中国,经检测为COVID-19阳性的病例数最初呈指数增长,但随后下降。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项目组负责人、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教授Dirk Brockmann博士和他的博士后研究员Benjamin F. Maier开发出一种考虑了社会隔离(social distancing)和其他措施的影响的扩
中国控制措施阻止了至少70万COVID-19病例的发生!
2020年4月2日讯 /生物谷BIOON /——据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说,中国在COVID-19爆发的前50天采取的控制措施可能将病毒传播到武汉以外的城市的时间推迟了几天,并阻断了全国范围内的传播,使全国避免了70多万例感染。3月31日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研究结果可能对仍处于COVID-19暴发早期阶段的国家有用。牛津大学马丁学院访问学者、动物学教授Chr
Science盛赞中国强硬举措遏制病毒传播,但别国可能无法复制!
2020年3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中国的医院几周前还挤满了COVID-19患者,现在却空空如也,以至于试验性药物的试验难以招募到足够的合格患者。过去几周,每天报告的新病例数量直线下降。这些惊人的消息出自2月28日由世卫组织的13名专家和中国政府派出的12名专家在走访完中国五所城市以确定中国应对COVID-19疫情的有效性后发布的报告中。这些发现
两篇论文表明中国实施的COVID-19疫情遏制措施有效,中国的疫情传播在放缓,部分省份接近绝迹
2020年2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COVID-19是一种由称为SARS-CoV-2(之前称为2019-nCoV)的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它是冠状病毒家族的成员,与过去引起流行病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MERS-CoV)密切相关。美国杜兰大学的杰出教授James "Mac"
JAMA:新研究表明冠状病毒SARS-CoV-2患者的房间和厕所受到病毒污染,但当前的污染去除措施可有效杀死它
2020年3月5日讯/生物谷BIOON/---冠状病毒与以环境污染为传播途径的医院疫情暴发有关。类似地,人们已报道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之前称为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的医院传播。然而,传播方式和环境污染程度是未知的。从2020年1月24日到2月4日,来自新加坡SARS-CoV-2疫情暴发中心的3名患者(患者A、患者B和患
专家提醒:不搞“大隔离、大消毒”,很难遏制“武汉肺炎”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阴霾,唤起了人们对17年前SARS肆虐时期的记忆。其中,一种言论逐渐甚嚣尘上:“不是我们战胜了非典,而是非典放过了我们。”甚至有人“预言”,武汉新型冠状病毒也将在相似的时间,以相同的方式划上句号。事实果真如此吗?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究竟应该听天由命,还是奋力抗争?《中国科学报》采访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野生动物疫病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