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蝎毒素功能进化的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朱顺义团队在Mol Biol and Evol 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corpion toxins: positive selection at a distal site modulates functional evolution at a bioactive site 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变构通讯介导的超距效应(action at a distance)在蝎毒
研究开发新的表观遗传通路统计算法
11月30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Methods 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Andrew Teschendorff组的研究论文“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cell types in epi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报道了一种新的有助于识别与疾病相关的表观遗传通路的“
机体的红细胞如何不断进化来帮助人类对抗疟疾?
2018年11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自从人类最初从我们的原始祖先进化以来,我们就陷入了与人类遭遇的最大传染病—疟疾的斗争之中,疟疾是一种致死性疾病,其是由疟原虫通过蚊子叮咬来传播引起人群致病的,每两分钟就有1名孩子因感染疟疾而死亡。2016年在91个国家中(大部分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大约有2.16亿疟疾感染病例,相比前一年增加了500万例。图片来源:en.wikipedia.
PLoS Computat Biol:为何随着进化人类的脑容量会越来越大?
2018年11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一种被称为“文化大脑假说”的理论或许能够解释在过去几百万年里人类和其它动物的大脑体积发生了惊人的增长。图片来源:biology.stackexchange.com人类的大脑尺寸比较大,在过去几百万年里,其大脑的体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准确地预测细胞如何修复CRISPR诱发的DNA断裂
2018年11月9日/生物谷BIOON/---当双螺旋DNA因损伤(比如X射线暴露)发生断裂时,细胞中的分子机器会开展基因“自动校正(auto-correction)”,从而将基因组重新连接在一起,但是这种修复通常是不完美的。细胞中的天然DNA修复过程能够以一种看似随机且不可预测的方式在断裂位点处添加或移除DNA片段。利用CRISPR-Cas9编辑基因能够在特定位点上让DNA发生断裂,但是这可能会
新型AI算法如何探秘药物晶体结构?
近日,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科学家们建立了一个名为ShiftML的机器学习程序,用来预测分子中的原子在磁场中的移动状况。这项研究发表在了《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表明AI可以帮助化学家们用比传统建模方法更快的方式,来破解晶体的分子结构。如今的许多药物都是以粉末状固体的形式生产出来的。但是,要想充分了解药物中的活性成分进入体
Cell:华人科学家加快和简化2018年获得诺尔贝化学奖的定向进化技术
2018年11月10日/生物谷BIOON/---在一个称为定向进化(directed evolution)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对生物分子进行重新改造以便寻找发挥着有益新功能的新型生物分子。这个领域正在彻底改变药物开发、化学工程和其他应用,但是要实现这一点涉及艰苦的和耗时的实验室工作。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人员报道他们让活细胞完成大部分的繁重工作来加快和简化定向进化。通过将经
PLoS Pathog:科学家阐明致癌人类乳头瘤病毒的进化奥秘
2018年1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影响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香港大学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致癌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PVs)大约在50万年前由其最近的共同祖先分化而来,这或与古老的尼安德特人和现代智人分裂的时间大致吻合。图片来源:Chen Z,et al.(2018)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HPVs的持续感
牡蛎适应性进化研究取得进展
9月24日,国际期刊《自然-生态学与进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以Article形式在线刊发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国范团队在长牡蛎适应性进化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Divergence and plasticity shape adaptive potential of the Pacific oyste
PNAS:新方法可追踪潜伏HIV毒株在人体内的进化历史
2018年9月30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加拿大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的新方法来确定“潜伏的(hibernating, 也译作休眠的)”HIV毒株存在的时间,这有望加快有关HIV治愈方面的研究。他们证实潜伏的HIV毒株能够在体内持续存在几十年的时间。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9月18日的PNA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Phylogenetic approach to rec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