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从结构上揭示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细胞机制,有助于开发出HCV疫苗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丙型肝炎病毒(HCV)表面上的一种称为包膜糖蛋白E2的关键蛋白的结构,以及它如何与在一些人类细胞表面上发现的称为CD81的受体进行相互作用。
Cell:促进癌症的雌激素受体ERα也会导致癌症抗药性
尽管遭受无数的会杀死任何正常细胞的应激---从缺氧到化疗,但是癌细胞还是会增殖。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深入了解了它们如何通过一种强大的雌激素受体的下游活性来实现这一点。这一发现为克服许多类型的乳腺癌对他莫西芬等药物产生的抗药性提供了线索。
研究揭示T细胞受体信号激活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朱明昭课题组与中科院院士、生物物理所研究员阎锡蕴课题组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合作发表了题为CD146 bound to LCK promotes TCR signaling and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 in mice的研究论文
蛋白酶激活受体2信号通过β-catenin和骨膜蛋白促进大肠癌的自我更新和转移
肿瘤干细胞样细胞(CSCs)的维持和增殖是肿瘤转移所必需的。虽然蛋白酶激活受体2 (PAR2)与结直肠癌(CRC)的进展密切相关,但尚不清楚它如何调节远端转移,也没有研究表明与CSCs有关。
抗新冠药物EG-009A在印度获批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近日,深圳埃格林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埃格林医药”)宣布,印度医药监管部门DCGI正式批准该公司用于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注射药物EG-009A在印度开展的二期临床试验。EG-009A是埃格林医药的十三条研发管线之一,将用于治疗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 CRS)。印度是新冠肺
拜耳首创非激素口服神经激肽-1,3受体拮抗剂elinzanetant进入3期临床开发!
elinzanetant通过调节大脑下丘脑中的一组雌激素敏感神经元(KNDy神经元)来解决血管舒缩症状(潮热)。
Nature子刊揭示激肽选择性识别和缓激肽受体激活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蒋轶/徐华强团队联合王明伟团队,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上以Molecular basis for kinin selectivity and activation of the human bradykinin receptors为题发表研究成
荣昌生物「维迪西妥单抗」尿路上皮癌适应症上市审评进入加速通道
9月1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显示,荣昌生物(09995.HK)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维迪西妥单抗第2个适应症正式纳入优先审评,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系统化疗且HER2表达为免疫组化检查结果为2+或3+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患者。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研究报道新冠病毒新型潜在受体发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暴发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SARS-CoV-2是导致COVID-19的主要病原体,它是继SARS-CoV和MERS-CoV之后第三种对人类具有高致病性的冠状病毒[1]。研究表明,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是介导SARS-CoV-2入胞的高亲和力受体,SARS-CoV-2通过其表面刺突蛋白(S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