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in:科学家揭示运动神经元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
来自都柏林圣三一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深入揭示了运动神经元疾病(MND,motor neuron disease)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者发现,MND存在4种不同的电信号变化模式,其能利用脑电图(EEG)来进行识别。
运动还能抗炎!内源性大麻素介导肠道产生抗炎物质 减少炎症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耳熟能详的俗语道出了运动对于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近几年的研究证实,这主要是因为运动会让身体产生类似大麻的物质,称为内源性大麻素。内源性大麻素(EC),科学家已知有两种主要类型,即Anandamide和2-AG(2-花生四烯酰基甘油),它们结合特定受体并引发细胞信号。EC系统由 EC及其受体组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磷酸酶CTDSPL2在有丝分裂中被磷酸化,是抑制胰腺癌肿瘤生长和运动的靶点
羧基末端结构域(CTD)小磷酸酶样蛋白2(CTDSPL2),又称SCP4或HSPC129,是小CTD磷酸酶(SCP)家族的新成员,其在肿瘤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Th2细胞因子影响的肺间充质间质细胞动员中性粒细胞促进乳腺癌转移
转移前生态位的形成对远处器官中播散的癌细胞定植至关重要。在这里,作者发现肺间充质基质细胞(lmsc)在转移前阶段具有强大的转移促进活性。
科学家绘制出哺乳动物大脑运动皮层细胞图谱
美国BRAIN计划于2017年设立了“大脑细胞普查网络”项目(BICCN),旨在对人类、猴和小鼠大脑中的不同细胞进行识别和分类。目前该项目第一部分已经完成,在分子水平上对哺乳动物初级运动皮层细胞类型进行了全面的定位和图谱绘制。近期,该研究成果在《Nature》期刊上同时发表了16篇文章,并以合集的形式呈现。该系列论文介绍了项目方法、工
Cell Reports:自身运动信息时间同步性对空间航向感知影响的研究中获进展
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题为《光流和前庭输入对空间航向感知的时间同步性效应》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中科院灵长类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研究员顾勇研究组完成。研究发现,相比于同步的视觉与内耳前庭刺激,当视觉刺激提前于前庭刺激约250-500毫秒出现时
BMJ子刊:高强度运动竟会加速冠脉钙化进展?前瞻性临床研究发现,高强度体力活动与冠脉钙化加速进展显著相关
近日,韩国成均馆大学医学院心脏病科的Ki-Chul Sung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心脏》期刊发表了一项出人意料的研究成果。他们组织开展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提示:相较于不活跃的人群,高强度的体力活动与快速进展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之间存在显着关联,且不受基线冠脉钙化积分水平的影响。这也意味着,无论冠脉既往是否发生钙化,在运动强度较高的人群中,
5年前瞻性研究表明,剧烈运动不会进一步降低老年人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患病风险
适量运动对于老年人的益处是人尽皆知,身体协调、骨质疏松、睡眠、认知功能啥的都能有所改善,甚至还有助于降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风险等。那适量得多适量?奇点糕现在都懒得做什么HIIT燃脂训练,难道等老了之后还得被拽去蹬自行车?近日,一项随访时间长达5年、共纳入1567名老年人(70-77岁)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老年人要想通过运动来降低全因死亡率、
纹状体调控运动功能的神经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细胞报告》期刊在线发表题为《腹外侧纹状体的直接和间接通路神经元在调控舔水运动和黑质神经元活动方面具有不同作用》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姚海珊研究组完成。该研究发现,直接和间接通路纹状体神经元对秒级和百毫秒级时间尺度上的运动都具有不同
临床试验证实,运动训练一年,可逆转特定心衰患者的左室心肌异常僵硬
久坐导致心脏僵硬,运动保持心脏弹性。近日,美国德克萨斯州运动环境医学研究所Benjamin D. Levine团队又带来一个好消息。他们发起的临床研究表明,对于左室肥厚和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的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患者(B期),坚持1年的运动训练可以改善体能和逆转左室心肌僵硬。因此,运动有望成为预防HFpEF的潜在干预措施。这项重要研究成果刊登在著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