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Pathog:EB病毒和大脑的交叉反应性 科学家揭示人类多发性硬化症发生背后的可能性机制

来自伯明翰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分析了来自MS患者和感染EBV以及从最近感染EBV引起的腺热中恢复的患者机体的血液样本,揭示了人类多发性硬化症发生背后的可能性分子机制。

2024-06-16

中性粒细胞在过敏条件下成为肥大细胞的“猎物”?!Cell:活体显微镜技术的应用,使科学家首次实现实时观察肥大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间的微妙互动

通过在细胞培养环境中复现活体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捕获情景,研究团队成功锁定了这一过程中的分子机制。他们发现,肥大细胞会分泌白三烯B4,一种中性粒细胞常用的聚集信号。

2024-08-14

JAMA子刊:社交孤独感会影响大脑特点区域对食物线索的神经反应,导致不良饮食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

这项研究阐明了感知到的社会孤立和孤独与肥胖、饮食行为、心理健康症状之间的神经机制。孤独的人体内脂肪含量增加,饮食失调,同时更容易出现心理症状。

2024-06-30

STTT | 新冠重症患者免疫应答特征:广州医科大学王忠芳/钟南山等合作揭示T细胞反应对疾病进程的影响

该研究发现早期和强大的SARS-CoV-2特异性CD4+和CD8+ T细胞反应改善了疾病进展并缩短了住院时间,而延迟和减弱的病毒特异性CD8+ T细胞反应是严重的COVID-19的突出特征。

2024-06-05

Nature:金皞/李梦彤等发现控制身体炎症反应的大脑回路,为自身免疫疾病等药物开发打开新思路

这项研究为大脑如何监测和调节身体生理打开了一扇新窗口。发现控制这种新的大脑回路的方法,可能会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长期新冠、移植器官的免疫排斥等疾病带来新疗法。

2024-05-09

Nature子刊:扑克牌大小的微型生物反应器,能够高效批量生产临床级CAR-T细胞,为癌症免疫疗法注入强劲动力

该微型生物反应器采用了基于灌流的自动化封闭系统,拥有最小的单位剂量面积、培养体积和播种细胞数,以及最高的细胞密度和先进的过程控制。

2024-07-24

Cell:一种起源自转座子的IFNAR2蛋白变体调节着人类干扰素信号传导,可能解释着为何不同的人对相同的病原体感染产生不同的反应

表达异常高水平IFNAR2变体的个体可能更容易受到严重感染,而表达低水平IFNAR2变体的人可能患有慢性炎症、牛皮癣或肠易激综合征等自身免疫问题,或者长新冠(Long COVID)。

2024-12-21

Nature:科学家揭示人类小细胞肺癌药物治疗反应背后的奥秘

本文研究揭示了在治疗下人类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组进化的关键过程,并识别出了共同的祖先或能作为癌症复发时克隆多样性的来源,揭示了与癌症对化疗敏感和耐受相关的中央基因组模式。

2024-03-16

Nat Immunol:发现一个可能引发移植排斥反应的CD4+T细胞亚群

研究表明,IRF4是T细胞功能的主要调节因子。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针对慢性感染、癌症、自身免疫疾病和移植器官患者的创新疗法。

2024-03-25

Cell揭秘l:随着年龄的增长,造血干细胞产生高反应性的次级血小板群体,导致凝血加剧

本研究发现了迄今的第一条年龄特异性造血干细胞分化途径。

202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