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RR:脑肿伤后咬合蛋白和缝隙连接蛋白43的变化与脑水肿进展相关

引起脑水肿的因素很多,而找到各种因素之间的连接点,无疑是治疗和预防脑水肿的关键。

2013-11-29

PNAS:人脑连接的性别差异

一项关于脑连接的性别特异性差异的分析提示,男性的脑可能形成了促进感受和协调的运动之间的联系的结构,而女性的脑可能形成了促进分析和直觉处理模式之间的通信的结构。

2013-12-03

PNAS:逆转阿尔茨海默氏病大脑神经元连接缺失的新药物

2013年6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Sanford-Burnham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已开发出第一个实验性药物,该化合物能恢复阿尔茨海默氏病中大脑突触连接。该药物称为NitroMemantine,是FDA批准的两个药品的结合,新化合物能停止大脑破坏性的级联变化,即阻断神经元之间连接的破坏。

2013-06-18

Neuroscience Bulletin“髓磷脂和脱髓鞘疾病”专辑:为轴突“披上”外衣

髓磷脂是包围在神经元轴突周围的一种重要的膜结构,起到绝缘和供给轴突神经营养支持的作用。髓鞘的破坏会引发产生脱髓鞘疾病,后者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Neuroscience Bulletin最新(2013年4月1日)一期 “髓磷脂和脱髓鞘疾病”专辑集合了来自国内外11个实验室的文章,在髓鞘形成的时间轴上对各个不同的事件进行了详尽的综述,并报道了一些脱髓鞘疾病机理的最新进展。

2013-07-31

PLoS Genetics:遗传发育所在神经特异性连接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电突触介导的信号传递是神经细胞相互交流的一种基本方式,是脑感知、学习和记忆的基础,是神经网络构成的重要环节。然而,神经细胞是如何识别其正确目标神经并形成电突触的分子机理并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丁梅实验室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发现BDU中间神经元和PLM机械感受神经元特异性地接触在一起,电镜及化学标记实验表明这二者通过电突触连接。

2013-07-31

PLoS Genet:丁梅等神经特异性连接机制研究获进展

电突触介导的信号传递是神经细胞相互交流的一种基本方式,是脑感知、学习和记忆的基础,是神经网络构成的重要环节。然而,神经细胞是如何识别其正确目标神经并形成电突触的分子机理并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丁梅实验室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发现BDU中间神经元和PLM机械感受神经元特异性地接触在一起,电镜及化学标记实验表明这二者通过电突触连接。

2013-07-30

DNA Repair:裂殖酵母采用多种末端连接法修复DNA损伤

11月16日,DNA Repair在线发表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杜立林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报道了一个在裂殖酵母中检测染色体上进行的末端连接修复的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分析了机理不同的三类末端连接修复方式。 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是哺乳动物中修复DNA双链断裂的主要方式。参与NHEJ的修复蛋白如Ku,ligase IV,XLF,和X家族DNA聚合酶在裂殖酵母中都是保守的。

2012-11-18

Science:孤僻者和善交际者的脑部连接不同

一个人认识的人越多,他脑中的某些部分会长得越大。 据研究人员披露,具体地说,人们发现那些已知处理如面孔等社会信息的脑区域在那些一直居住在较大群组的动物中会较大。 Jerome Sallet及其同事对23个或是独居,或是与一位朋友同住或是生活在一个数目为3至7个猴子的社会性群体中的恒河猴的脑子进行了研究。

2012-11-18

Med:柔红霉素可使心脏中E3泛素连接酶上调

近日,南非和挪威的研究人员发现柔红霉素治疗与心脏中的E3泛素连接酶上调有关。相关论文发表在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上。 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和阿霉素(doxorubicin,DOX)是两种主要的治疗全身肿瘤和固体瘤的有效蒽环类药物,然而较大的毒性限制了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柔红霉素损伤心脏的机制仍有待查明。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