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发现蝙蝠中的一种新型逆转录病毒不仅感染蝙蝠细胞,也能感染人细胞

2020年4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澳大利亚在今年夏天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森林大火,当地的考拉(也译为树袋熊)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如今,它们正面临着来自另一种哺乳动物---蝙蝠---的威胁,这种威胁可能更严重,也更持久。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伯纳特研究所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揭示蝙蝠携带着一类导致考

2020-04-19

研究发现自然杀伤细胞促进胚胎发育的转录调控新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教授魏海明、傅斌清和田志刚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蜕膜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高表达转录因子PBX1,能够增强生长因子转录,促进胚胎发育;NK 细胞 PBX1 功能异常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病因存在相关性。研究成果于4月1日以PBX1 Expression in Uterine Natural Killer Cells Drives F

2020-04-11

Nat Biotechnol:科学家发现能准确高效进行单细胞转录组特性分析的最佳技术—Quartz-seq2

2020年4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为了确保单细胞RNA测序能够使用最好的方法,日前研究人员对13种方法进行了基准性的测试,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班牙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日本理化所开发的Quartz-seq2方法或许是进行单细胞RNA测序的最佳手段。图片来源:CC0 Public D

2020-04-09

Stem Cells:鉴别出能形成新骨组织的特殊类型干细胞

2020年3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tem Cell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康涅狄格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类特殊的干细胞或能产生新型骨骼。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文章中,研究者表示,我们所发现的新型细胞群能沿着血管通道分布,而这些血管通道横跨骨骼并能将骨骼内外相互连接;研究者Kalajz

2020-03-12

研究揭示细菌RNA聚合酶转录起始后期的动态过程

3月3日,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张余研究组与美国Rutgers University的Richard Ebright研究组合作完成的题为RNA extension drives a stepwise displacement of an initiation-factor

2020-03-08

Science:科学家开发出能有效区分细胞中新旧基因转录物的新方法

2020年3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胡布勒支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来评估基因转录物的产生和降解是如何被调节的,研究者发现,细胞能利用不同的策略来控制转录物拷贝的数量,其是细胞正常发挥功能不可或缺的。图片来源:Nicolas Battich,Hubrecht In

2020-03-09

Nat Commun:DNA损伤修复与DNA转录的协同作用

最近,来自挪威科学技术大学的Barbara van Loon博士等人在遗传信息修复方面有了新发现,该发现发表在最近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2020-02-24

耳蜗螺旋神经节转录组分析研究获进展

 eLife 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志勇研究组题为《耳蜗螺旋神经节在多个发育节点的深度转录组分析》的研究论文。小鼠和人类的听觉系统在发育和功能上十分相似。耳蜗螺旋神经节负责把外周的声音信息(时间、强度和频率等)传递到脑干的耳蜗核,随后经脑干上橄榄核团、

2020-02-18

研究揭示转录因子Sox2调节体细胞重编程新机制

北京时间2月4日,国际学术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核酸研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鲍习琛课题组、香港大学Ralf Jauch课题组和中山大学医学院(深圳)侯琳琳团队共同合作的成果“Concurrent binding to DNA and RNA facilitates the pluripotency r

2020-02-16

研究发现新类型小麦抗白粉病基因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刘志勇研究组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洪杰研究组合作报道了一个中国普通小麦地方品种中罕见的TKP蛋白突变Wheat tandem kinase 3 (WTK3),获得了小麦抗白粉病功能。通过正向遗传学的方法,从中国小麦地方品种“葫芦头”中图位克隆了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4,该基因编码一个具有串联激酶结构域的蛋白WT

20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