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表达的活细胞成像与转录后反馈控制
microrna (mirna)是真核细胞中调控复杂基因表达网络的小型非编码rna。由于其独特的表达模式,mirna是特定细胞状态的潜在分子标记物。
RNA修饰方法学取得重要进展
RNA被认为是生命出现伊始就存在的生物大分子。漫长的演化历程中,RNA逐渐从生命信息存储和表达的双重身份中特化出来,成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处在中心法则中间的RNA,即不像DNA存储遗传信息,也不像蛋白质直接体现生命活动,只有以少数特例存在的形式下,如病毒、核酶,还提醒人们它仍然保留来自远古的使命。近年来,表观转录组学(epitranscriptomics)学说
mRNA 5-甲基胞嘧啶修饰的研究进展:检测、效应、生物学功能和临床意义
5-甲基胞嘧啶(m5C)转录后修饰影响mRNA分子的成熟、稳定性和翻译。这些修饰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应激反应、肿瘤发生、肿瘤细胞迁移、胚胎发生和病毒复制。
Viruses:揭示小聚阴离子对逆转录病毒组装的影响
2021年11月4日讯/生物谷BIOON/---逆转录病毒将其基因组副本插入其入侵的宿主细胞DNA中,从而改变该细胞的基因组的病毒。一旦进入宿主细胞的细胞质,这种病毒在逆转录过程中利用其逆转录酶(transcriptase)从其RNA基因组中产生DNA。然后,宿主细胞将病毒DNA视为其基因组的一部分,将病毒基因与细胞的基因一起转录和翻译,产生组装病毒新副本所
alkbh5介导的RNA去甲基化修饰在胆酸诱导的胃肠化生中的重要作用
胆汁酸反流和随后的尾部相关同源盒2 (CDX2)激活有助于胃肠化生(IM),胃癌的前体; 然而,这种现象背后的机制尚不清楚。
上海交大揭示海洋噬菌体受DNA磷硫酰化修饰激活的分子机理及其在dnd系统演化过程中的影响
近日,国际重要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深部生命国际研究中心肖湘团队的研究成果“The origin and impeded dissemination of the DNA phosphorothioation system in prokaryotes”。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蹇华哗副研究员、博士毕业生许冠鹏、
上海药物所罗成课题组开发可高通量化的5mC/m6A修饰酶的酶活检测方法
DNA甲基化(5mC)和RNA甲基化(m6A)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真菌以及原核生物中,在多种生命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2】。调控5mC/m6A水平的修饰酶包括甲基转移酶DNMTs、METTL3/METTL14及去甲基化酶TETs、FTO、ALKBH5等。诸多研究表明,这些修饰酶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重要的潜在疾病治疗靶点,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3-1
科学家发现可介导回肠结肠相互转换的关键转录因子
成人干细胞通过产生组织特异性后代来维持再生组织结构和功能,但维持其组织特性的原因尚不清楚。小肠和大肠细胞组成和功能明显不同,反映出它们源自不同的干细胞群。近期,来自美国康奈尔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富含AT序列特异性结合蛋白2基因(SATB2)能够维持结肠特性方面的功能,对SATB2基因敲除或过表达可以实现结肠与回肠之间的功能转换。研究人员发现,SATB2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