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免疫系统存在赢家克隆,所产生的抗体可靶向作用于特定肠道细菌
2020年11月6日讯/生物谷BIOON/---肠道是一个异常嘈杂的地方,在那里,数百种细菌与碰巧搭上你午餐便车的任何微生物一起生活。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猜测,肠道的免疫系统在面对如此多的刺激时,会采取一种不同寻常的粗暴方式来控制肠道微生物群体数量,保护自己不受外来入侵者的侵害---大量产生非特异性抗体,从而毫无偏见地修剪肠道的整个微生物群体。但是,如今,
细胞利用脂滴抵御病毒和细菌感染机制
2020年10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西班牙多家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新的免疫防御机制。这种机制是由能够吸引和清除入侵病原体的细胞器---脂滴(lipid droplet)---协调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10月16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ammalian lipid droplets are
研究解析硅藻PSI-FCPI超级复合物2.38埃分辨率的三维结构
硅藻是海洋中的主要浮游藻类之一,在地球碳氧等元素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硅藻含有岩藻黄素、叶绿素c、硅甲藻黄素等与绿色光合生物不同的光合色素,具有特殊的光能捕获、能量传递和光保护机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膜蛋白结构生物学团队致力于光合膜蛋白三维结构和功能的研究,2019年,破解羽纹纲硅藻-三角褐指藻的FCP(Fucoxanthin Chloroph
《科学》发现刷新百年认知:对抗细菌,细胞内有这样的“战斗机”!
假如你是一颗小细菌,被吞入人类的细胞后,会发现细胞里漂浮着一团团油滴,它们看起来很好吃。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富有吸引力的美味竟是细胞内的陷阱……在顶尖学术期刊《科学》的最新一期上,科学家们发现,细胞内包裹着油脂的脂滴(lipid droplet),其实在帮助人体自身的防御系统抵抗感染,堪称细胞里的“细菌战斗机”。这一发现不仅刷新了人们多年
关于超级传播者,我们需要知道的
虽然目前我们仍在学习新冠病毒的传播模式,但似乎冠状病毒的大部分传播是由超级传播者事件引起的。换句话说,当一个人感染大量其他人时,或者一个聚会与大量病例相关时,会引发大规模的传播。例如,在美国,有症状的合唱团成员参加了3月的彩排。在其他60人中,有52人患了COVID-19,其中2人死亡。
研究发现细菌胞内生物矿化可形成磁性纳米化石
1963年,意大利学者Bellini首次在淡水中发现磁敏感细菌,并发表研究成果,但未引起关注。1975年,一位美国微生物学博士在研究海底污泥中螺旋菌时,意外发现这一类能够沿外加磁场游泳,在细胞内合成链状排列的纳米级四氧化三铁晶体颗粒的微生物,将其命名为趋磁细菌,引发科学家关注,拉开趋磁细菌研究序幕。1986年,美国和德国的两个研究小组在海洋沉积物
基于细菌外膜囊泡的肿瘤免疫治疗体系研究获进展
肿瘤免疫治疗可通过激活人体自身免疫机能杀灭肿瘤细胞,具有应用前景,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却已成为掣肘肿瘤免疫疗法发挥功效的重要问题。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马光辉和魏炜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细菌天然分泌的单纯细菌外膜囊泡(OMVs)在调节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中的潜力,并采用仿生矿化策略使OMVs表面生长出“隐形”磷酸钙外壳,避免单纯OMVs静脉
研究揭示超级抗原激活T细胞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
肿瘤免疫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充分激活,然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肿瘤往往通过多种机制逃避CD8+ T细胞的识别和清除。T细胞维持正常免疫功能需要持续的能量供给, 而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合成ATP的主要场所。在肿瘤微环境中,由于肿瘤细胞抢夺,造成O2、葡萄糖供应明显不足,T细胞线粒体会发生降解或收缩,致使T细胞“被饿死”,从而丧
研究揭示细菌Class III转录激活机制
9月28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余课题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在线发表题为CueR activates transcription through a DNA distortion mechanism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细菌Class III转录因子CueR转录激活的分子机制。大约50年
克罗恩病患者中的脂肪爬行竟与一种肠道细菌有关
2020年10月10日讯/生物谷BIOON/---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累及回肠、直肠和结肠的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它的临床表现腹泻、腹痛,甚至可有血便。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许多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患者的腹部脂肪迁移到发炎的小肠壁上。是什么促使脂肪组织“爬行(creep)”穿过腹部并包裹住许多患上这种炎症